小时候最期待的日子就是过节和过年。
寒假一到,注意力就放在了家里的日历上,细数着过年还有几天。每天撕完墙上的日历纸后还要故意问下外婆还有几天过年。外婆总是笑着说快了,马上要去县城采购年货了,听完这些话我可以激动得好几天睡不着觉。爸爸妈妈一般在过年前几天回来,那时候家里的交通工具除了外公的那辆老式自行车,就是爸爸的那辆摩托车,他在福建当出租司机,靠载客赚取微薄的收入,而妈妈则在鞋厂里上班,她负责操作机器,印制鞋垫的logo,收入比爸爸的稳定。他们一去就是十几年,只有临近过年才会回老家。每次回家的时候爸爸就骑着摩托车载着妈妈,车后座还捆着他们俩装衣服的大袋子,历时六七个小时赶回外婆家。那时候我们三姐弟都和外婆住在一起,所以父母也直接来外婆家与我们团聚。
他们回来的当天,外婆说爸爸妈妈下午就可以到,于是吃过午饭我就开始在村口焦急地等待。等了好久也不见他们的身影,只好悻悻地回家。坐在门口那片大阳台的小石阶上,不时地望向马路那边。我的小伙伴们来找我出去玩,我说今天不去玩了,改天玩吧,因为爸爸妈妈很快就到家了。暖烘烘的太阳把我的脸晒得通红通红的,身上捂出了汗,我赶紧让外婆帮我烧水,我想洗个热水澡,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的,待会可以试穿妈妈给我买的新衣服。终于在晌午之际,隐约传来了“嘟嘟”的几声,这是摩托车的喇叭声。在房间等得我已经困得睁不开眼了,听到声音后,我三步并作两步跑到阳台前面的小路边,果然那两个让我苦等良久的人终于回来了。那一刻虽然看不清他们的脸,可是我还是能从摩托车的样子辨认出这是我们家的车子,而且那“嘟嘟”的摩托车声对我来说再熟悉不过了。
我一边向前跑一边喊道:“外婆,外婆,爸爸妈妈回来啦!”外婆也赶紧放下手头的事情,出来迎接。
爸妈头上都戴着重重的头盔,裹得严严实实,以抵挡这一路寒风的侵袭。爸爸把大袋子搬下来,外婆在给他们烧洗澡的热水,妈妈拉开包的拉链整理行李,我站在旁边不时地看向妈妈的行李袋,“这是今年的新衣服,好不好看?”妈妈猜中了我的心思,把那件大红色的外套递给我,我拿着衣服赶紧去里面的房间试穿。向来喜欢鲜艳的颜色的衣服,妈妈知道我的喜好,每年给我挑选的衣服颜色都是花花绿绿的,但是几乎每一件我都觉得很好看。这时距离过年还有好几天的时间,我又盼望着大年三十快点到来,因为那天晚上洗完澡后我就可以穿上我的新衣服出门去玩了。
除夕那天,大约下午四点钟,村子里就不间断地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外婆在灶前“煮汤”,我们老家将做年夜饭称之为“煮汤”。鸡炖熟了后捞出来,切成一块一块,再调点酱油和姜末,我们就那样蘸着料汁吃。鸡汤分离出来,一大锅米粉配上刚刚熬出来的鸡汤,鲜甜够味,我吃了好几碗却还不没有吃饱的感觉。年夜饭的菜都备好了,这时就差放鞭炮了。外公拿出一串长长的鞭炮铺在大门口,我把耳朵捂紧,坐在饭桌上,透过门缝看着燃烧起来的鞭炮散射出耀眼的火光,这道火光给了我跨越新年的力量。
这是我的新年,是我年少时最期盼度过的节日。
每一个大人都曾是小孩,每一个小孩都无法抵抗节日的诱惑。
这一天有平时不怎么吃得上的好吃的,有平日历不怎么见得到的亲人,光是这份热闹就足以让我们开心好一阵子。那时候的我呀,最喜欢所有的亲戚都坐在一起吃饭的感觉了,因为我可以吃一大桌子丰盛的饭菜,可以尽情地不受束缚地去村里找其他的小伙伴玩耍。还有最让人惊喜的是过年前妈妈带回来的新衣服,我觉得穿上这件衣服,我就是全村最漂亮的女孩子了。
原来人有期待,就能把日子过成诗。
小时候的我们常常盼着长大,现在我们长成了当初理想中的大人,却再也感受不到小时候那些天真又美好的期盼。
你看快过年的时候,我们也不期待了,只是静静地在家中刷着手机,我们也不出去邀小伙伴了,很多人渐渐生疏了。穿上新衣服的时候跑到穿衣镜里转一圈,仔细欣赏镜子里那个崭新的自己,可是和跑到人群中和朋友们分享相比,这份快乐又能持续多久呢?
愿我们每一个大人都能开开心心地做回儿时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