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期《奇葩说》,辩题是生二胎,是否必须经过老大同意。看各位神仙打架,真是一场听觉盛宴。辩论中傅首尔的观点深得广大网友认同,讲得一手好段子,爆笑全场。她认为生二胎必须要经过老大同意,只有老大同意了,父母才能让他干这干那。
但我却被薛兆丰的层层剖析圈了粉。他认为生二胎不需要经过老大同意,我深以为然。生二胎需要老大的理解和支持,但作为有生育决策权的父母,才是生二胎的决定者,当我们遇到孩子处在自我意识萌芽期,以自我为中心的时候,你再怎么问他,他都是不愿意的。
薛兆丰认为应该把弟弟妹妹的到来当做自然而然的结果,然后让他一起参与。简单的两句话道出了精髓,父母掌握了生育权,但作为家庭核心成员的老大需要父母的引导参与到其中。
随后薛兆丰用非常通俗的话说了三个经济学原理,来说明父母该如何对待孩子:
1、零和游戏
一个篮球给了弟弟,哥哥就没得玩了。弟弟的所得恰好等于哥哥的所失。
篮球就好比父母的爱,有了二胎后,“篮球”就到了弟弟手中,哥哥失去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关注和爱。这是很多家庭存在的问题,就像现在很多人调侃甜甜:“让你妈再生一个”,“有了弟弟就不喜欢你了”。这样的话只传达了一个信息:二胎是关于一场抢夺爱的竞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二胎是对手,而非同盟。
2、负和游戏
弟弟和哥哥争球,打得头破血流,球没有增加,还流了血。
这是孩子在争夺父母的关注,而产生竞争关系,随后两败俱伤。现实中,兄弟反目,姐妹成仇的例子还少吗?
3、正和游戏
哥哥和弟弟一起玩球,玩得很开心,他们都觉得比自己一个人玩还开心。
这才是老大和老二正确的相处之道。这让我想到一个词“合作共赢”,有智慧的父母,应该深谙合作之道。让孩子和自己合作,也让孩子和孩子合作。
那么,如何让孩子学会合作共赢呢?
一、引导孩子与家长合作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说过,两个孩子最理想的间隔时间大约是三年,在三岁之龄,假如较小的孩子出生了,他也能表现出合作行为。他的智力足以了解,在家庭中可以不只有一个孩子。假如他只有一岁半或两岁,我们无法和他讨论,他也无法了解我们的道理,因此我们不能让他准备即将到来的事情。
所以对于三岁前的孩子,我们无法让他得知很多道理,我们只能让他接受有二胎这个事实。我们重点说三岁后的孩子,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水平。父母可以让他知道,孩子作为家庭中的一员,也需要担负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
我们可以让孩子来决定婴儿床选哪一张,窗帘选什么颜色。也可以利用一些绘本,直截了当地让孩子了解即将到来的小宝宝。通过游戏的方式,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把洋娃娃当做新加入的成员,让孩子学会照顾小宝宝。而孩子出生后,父母更应该赢得孩子的合作。参与到照顾孩子的日常中来,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有了小弟弟小妹妹,你的爱并不会减少,你的利益也不会受损,属于你的东西仍然是你的。
二、引导孩子之间合作
《圣经》上说:人是彼此的护卫,而不是拼死竞争的对手。
1、父母需一视同仁
《家有儿女》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回忆,剧中刘星、小雪搞笑的场面让我们记忆犹新。最近在抖音上看到很多人在批判剧中刘梅的教育方式有问题,于是我再重温了一遍,才发现还真是有不少的问题。
刘梅是很典型的中国母亲,以自己订立的原则为原则。可能是重组家庭的原因,她在面对乖巧、成绩好的小雪和调皮、成绩差的刘星,展现了截然不同的态度。
剧中刘星好心擦玻璃,被刘梅看见后,她马上说:“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啊,你不是就想通过擦玻璃,来逃避写作业吗?”刘星听后受到了很大打击,小雪安慰刘星是多心了,于是他们打算验证一下母亲是否有区别对待。
他俩假装一起趴在桌上睡觉。刘梅看见后,马上劈头盖脸对着刘星一顿骂,并且说“肯定昨晚上网玩电脑了”,刘星反抗说:“我就知道你看我不顺眼,可您也得一视同仁呀,你看小雪都在睡觉。”谁知刘梅马上说,“那肯定是昨晚复习功课复习太晚了。”
父母任何一人都不应该特别偏爱哪个孩子,小雪学习成绩好,也许父母很难不表示比较喜爱这个孩子,但父母也要技巧性地避免表现出这种偏爱。不被偏爱的孩子自卑情绪注定发生,就像刘星,一直觉得自己不受人喜欢。
阿德勒说:“我们可以把儿童的成长比喻为树木幼苗的成长。假如一丛树木种植在一起,事实上它们每一株都各占有不同的情境。如果其中有一株能照到更多的阳光,拥有更肥沃的土壤,它一定会长得比较快,但它的发展也会影响到其他各株幼苗的成长。它遮住了它们的阳光,它的根四处伸张,吸走了它们的营养。”
孩子只有觉得他们是平等的,他们才会对社会产生兴趣,合作才有可能发生。
2、孩子发生冲突,把孩子看成一个群体
《孩子.挑战》中说:“出现不良行为后,如果我们惩罚其中一个孩子,就容易鼓励其他孩子告密。孩子们都想得到父母的褒奖,有了这样的机会,孩子们就容易通过贬低别人抬高自己。所以惩罚一个孩子,其实是加强了孩子之间的竞争,让孩子们对立起来,是在激励孩子们寻求他人的认可,而不是合作和贡献。”
朋友丽丽有两个孩子,她有次下班发现房间被翻得一塌糊涂,顿时火冒三丈,叫来两个孩子,“是谁干的?”两个孩子都不回答,她继续追问:“我不喜欢撒谎的孩子,再不说我要打你们了。”最后小女儿承认是她做的,朋友命令小女儿把房间整理干净。
其实丽丽可以请两个孩子一起来整理房间,而不是一定要追究出谁是那个“坏孩子”,这样就不会产生竞争,她们会想着如何进行团队合作,而不是一味追求父母的认可,这样孩子之间就会学会互相尊重和合作。
二胎应是父母给予孩子的一份礼物,这份礼物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凸显价值。手足之情也是陪伴时间最长的亲情,让孩子在合作中学会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