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月饼

中秋节,月饼是主角吧!

小时候,中秋节的晚上,院里放一张小方桌,桌上四个圆盘,其中一盘必定是月饼。一个个圆圆的月饼,整整齐齐地摆放着,让中秋节充满了仪式感。再来个童声合唱:“八月十五月儿圆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还要听一听嫦娥奔月的故事,背一背李白的诗:“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中秋节,是满怀着祈愿、充满了欢乐的。

但是,那时候的我,不爱吃月饼。尽管食物并不丰盛,一年也只能吃到一次,我也不喜欢月饼那种甜腻腻的口感。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五仁月饼,可能是白糖馅儿居多,还配有青红丝,也许有少许芝麻、花生之类,总之就是非常甜,味道还有点怪。我妈把每个月饼切成四块,每人分配一小块当作任务,即使这样,这一小块的任务我也常常完成不了。

不过,近几年来,我发现自己爱吃月饼了,尤其爱吃五仁月饼。前几年,我妹妹自己配好料,送到加工月饼的作坊,用的是自己家的油,自己家的配料,按照比例准备好,让人家给进行烘烤。配料里有核桃、花生、黑白芝麻、葡萄干等等,烤好后外皮香酥,内馅香甜却不油腻,滋味真是妙极!

近些年来,我们这里的人流行送本地产的月饼了。不讲究包装,也许只是个塑料盒子,装上十个二十个,就拎过来了,主料是核桃和红糖,核桃为主,并不是很甜,但是味道挺好,价钱也不贵,非常实惠。今年有朋友送了我两盒,竟然是带包装礼盒的,里面也成了每个月饼独立包装,看来也是在走高端市场的路线了。

今年第一次吃到了吕梁的空心月饼。刚看到名字的时候挺奇怪,怎么叫空心月饼呢?撕开包装,轻轻一按,月饼外皮就塌下去了,碎成了几个小块。哦,原来是这样,这种手工烤制的月饼,我上大学的时候,宿舍有一个同学每年中秋节会给我们带去吃,她们家的月饼就是空心的,而且有一种玫瑰的香味儿,一直藏在我的记忆里。原来它的名字就叫空心月饼啊,顾名思义,就是里面是空的,馅儿料斗贴在了表皮上。尝一尝,皮很酥,脆脆的,馅儿就是红糖和芝麻,吃起来也别有风味。

昨天我们学校发了一盒月饼,竟然是三无产品,就是一个精美的盒子里放着八个月饼。我说:“这能吃吗?”顺手撕开一个,酥皮的,掰开看看,馅料还不错啊,尝一尝,哇!还挺好吃。我赶紧喊老公来尝尝,他两口吃了半块,说:“这个不太甜,好吃!”于是决定,把这个三无却好吃的月饼带回他家去,晚上供奉月亮,然后给公公婆婆吃。

赶紧收拾东西,石榴、橙子、苹果、月饼……赏月,仪式感还是要满满的。就算是女儿远在异国他乡,也可以“共看明月不垂泪,无尽思念祝福中”。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