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小说写作教程》的第一章。
这一章主要讲写作规律,共有四个小部分:客观规律、修修补补、举重若轻和迎难而上。
写作的客观规律就是“乍一开始你肯定写不好”,其实这不难理解,万事开头难,没有什么事情是轻而易举就会取得成功的。如果意识不到这个问题,那么一切苦恼自会接踵而来。
作者说:“允许自己将事情做得很糟糕正是引领你更上层楼的最佳途径。”也就是说,要允许自己做的很糟糕,允许自己犯错误。好吧,这也是很容易就理解的道理。只是有时候可能做起来比较难而已。
总觉得现在的我们有些急功近利了,总想着又快又好的做好某一件事,取得一定的成绩,所以自己的心也跟着着急起来。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古人哲人那里汲取营养,尤其是从手工艺者、工匠大师那里,去真正体会那种慢下来、沉下来、静下来的心态。
修修补补,说的是反复修改文章。说到修改,我也是最近才重视起来,以前老觉得写完就可以,不想回头来修改,总觉得没有时间。
后来修改了一两次后发现,原来修改的过程也是打磨的过程、再思考、再塑造的过程,就像是有了缓冲,可以慢慢琢磨,修改之后会发现,原来真的可以写的再好一点儿。
“你越是满不在乎,你写得就越好”,这是举重若轻部分提到的。这就是心态的问题了。顺其自然,不要太纠结,让事情自由发生就好。
遇到挫折没什么,但凡写作的人都会遇到,所以我们一点儿都不孤单。只管迎难而上坚持写下去就好了。这也是第四个小部分所提到的内容。
“无论你感觉写作多么寂寞难耐,你都要坚持写下去。”我还想说,无论你感觉有没有人认可有没有人欣赏,你只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写下去就好了。
我没有任何写作技巧和经过什么写作培训,完全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写。当我尝试写一些小故事时,总摆脱不了散文的气质,我当时很在意别人的看法,看到评论里说这是散文吗?就会觉得很气馁。
好友说,不需要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这是我需要经历的写作阶段,这样的初期写作,只管坚持写就好了。但不要把写作当成负担,要当成一件很美好的很有意义的事情去写,这样才会持久,才会创作出你想要表达的作品来。
是不是很有道理?写作本身就是自己的爱好,为什么要把它当成一种负担呢?你写出了自己想写的东西,已经疏解了自己的心境,为何还要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呢?只要按照自己的思路和计划写下去就好了。
当然,这更多的是心态的问题。只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什么都会迎刃而解。
这一章的最后提到,除了了解这些客观规律以外,还有一些写作技巧。这个也是一直困惑我的问题,真的有像书里说的那样,有速成的写作技巧?
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