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的人数年年递增,自2015年起,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连续5年上涨,总涨幅超过75%,且增速逐年上升。2019年考研人数为290万,2020年全国考研人数更是达到了341万。可以预见的是,考研热会一直存在,难度也会越来越大。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从考研大军中脱颖而出呢?
对于一个刚刚接触考研的同学而言,可能会存在很多疑问,笔者对考研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一个汇总。
准备考研的朋友常见问题有:择校问题、要跟哪些数学/英语/政治的老师学习才高效、阶段性复习时间节点、日常学习表、以及复试的准备、调剂等等。此外,纸质资料的选取、电子资料的查找、收集和整理也是一门学问。
已经在准备复试的朋友们常见的问题有:导师的选择问题、研究生阶段的规划问题、真实的研究生的生活日常、未来的工作规划等。关于这些问题,笔者会进行详细的解答。
首先,关于择校问题:1.学校的实力、排名:985/211/有特别强势专业的学校;2.学校的地理位置:一线/二线/距离家乡的远近(学校的地理位置基本决定了未来有多少当地公司来校招聘,也就是决定了你未来的就业地点,对于研究生而言,这个很重要);3.自己的综合实力,你愿意以及你能够在这一年的时间付出的努力; 4.学校以往在该专业招生是否存在歧视现象(和复试有极大联系,初试固然重要,但每年因本科歧视而在复试卡壳的也不在少数)。
大家可以先把前两项做一个排序,学校的实力还是学校的位置哪个对你更重要?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实力和会付出的努力排除一些学校,最后选择没有复试歧视现象的院校。
其次,数学/英语/政治的老师有哪些?1.数学:高数一般选择:张宇/汤家凤老师, 线代一般选择:李永乐老师;(此外,还有高昆轮、余丙森、杨超…) 2.英语:唐迟/朱伟(此外,还有田静、刘晓艳、王江涛、刘一男、商志、屠浩民…)3.政治:肖秀荣/徐涛(此外,还有陆寓丰、任燕翔、蒋中挺…)。
列出这些老师只是给大家做一个了解,大家每门课最多关注两个老师即可。笔者也会对这些老师每日发的考研复习内容进行挑选并整理(整理的内容在笔者的微信公众号:我要上岸啦),这样节约大家时间,也更方便大家进行考研复习。请关注后续。
最后,阶段性复习时间节点(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数学:3—5月基础性复习阶段,6—8月巩固强化,9—11月真题总结、查缺补漏,12月整理冲刺。(数学一、二、三考试难度不一、侧重点不同,,但是也是具有共性的,笔者也会进行共性汇总。不管考哪门,基础永远是最重要的,哪怕前期花费时间多一点,进度稍微慢一点,也不要过度担心!只有打好基础,后面才会越来越顺利);英语:3—5月左右语感练习、单词一轮,第一轮单词复习完毕接轨2000年之前的真题,6—8月完成2000年之后的真题(阅读理解最为重要),精读试卷,可二刷。9—11月,二刷及三刷(分值最少的部分放在后面复习),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每天都要复习单词,防止遗忘。(英语分为英语一、英语二,一般而言英语一难度更大);政治:理工科(最早暑假开始复习)文科(可以提前)政治越到后期越重要。
第一期关于学校的选择、学科名师以及大致的复习节点就介绍到这里,下一期将继续介绍学科老师的选择、考研资料的选择、一天内的学习时间表等内容。此外,笔者也会进行各科知识点的整理,方便大家复习巩固。
(相关内容会第一时间更新在公众号:我要上岸啦,如果大家有疑问也可以在后台给我留言,笔者会进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