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的天气一直很凉爽,每近傍晚时分便会淅淅沥沥地洒落一场小雨,洗涤城市一日的烟尘,雨雾朦胧中一切都变得色彩明丽,呼吸间都是泥土草木的气息,心情也跟着清爽起来。
父母前日出发去兰州大伯父家探亲,接到母亲电话的时候,我正在网上到处搜罗招聘信息。
电话那头的母亲心情不错,明明中气不足却总怕我听不清楚地大声喊着,兰州也下了雨,他们只好去了服装城闲逛,看到好看的女装,想起了我,问我要什么颜色的,春装还是夏装……
我连声拒绝了,母亲买衣服的眼光一向不敢恭维,常常买了她自己都穿不了几次,我能想象到她笨拙的听电话的样子,右手握着手机靠近耳朵,左手不放心地虚托在手机下方。
母亲对我的拒绝有些意料之中的茫然,以她对我的了解早猜到我会拒绝,但是又怀着一线希望我会像小时候那样兴高采烈地告诉她我的要求,甚至撒娇耍赖地央求着她给我多买一件。
终于安抚了母亲的情绪,我习惯性地等了一会儿才挂断电话,她似乎以为我已经挂了电话,一直在跟身边的人絮叨我拒绝的理由,虽然语气不甚在意,我却听出了一丝落寞。
不知不觉间,我已经长成不需要母亲随时关注的大人了。我在年龄以及生活的压力下强行挣扎着脱离对她的依赖,而她却总学不会放手,总是在我艰难成长的脆弱期用她润物无声的关怀击溃我刚刚建立尚且薄弱的壁垒,却又让我在孤独的绝望中生出一股勇气。
曾几何时,我只是她的小孩,也会哭闹着要买漂亮的衣服,也会发脾气绝食甚至来一场假模假样的离家出走,被同学欺负了仗着她的疼爱也曾狠狠地还手打回去过,听了别人的闲言碎语回了家也对她冷嘲热讽过……
有一年冬天,母亲兴致勃勃地给我买了一件橘红色的棉服,因为心疼我每天骑自行车上下学总是冻得浑身发抖。那时年少的我,只因为不喜欢那个颜色便大闹着要她退了去。
母亲小心翼翼地样子我仍然记得很清楚,她讨好的拿着衣服在我身上比划,“小女孩穿这个颜色多漂亮呀,我见街上好多姑娘都穿着呢!”
我只是将衣服一股劲地往她怀里推,“谁爱穿谁穿去,反正我是不穿。”说完,仿佛是受了多大的委屈一般摔门躲回了自己的卧室。
后来那件衣服终究是被母亲退货了,只是退货的过程,长大后我才体会到了她的辛酸,那件衣服是她磨了老板很久才以最低价格买下来的,结果我却死活不穿,当时的家庭条件也不允许一件新衣服闲置在家,所以母亲当时是以怎样的心情去退货的,她与老板又经历了怎样的一番“交流”,可想而知。
但是她从来没有生气或者抱怨过,仍旧好脾气地端着卧了鸡蛋的汤面放在我的写字台上,温声哄着我吃饭。
那时的我似乎总是这样做些让母亲难堪的事情。
第一次跟她去装了电梯的地下超市买东西,尚且不知道生活不易的我对母亲抠抠搜搜的消费观很是不屑,终于在她一次又一次的比较中大发脾气,扔下一筐子零零散散的,她好不容易才挑选出来的物品,甩头走到了离她很远的出口。她颤颤巍巍地捡起满地的物品,埋着头匆匆结了账,拿到小票时又仔细地检查了一遍,我看着她磨蹭的样子不耐烦地跺脚大步向电梯走去。
母亲急急地追来,却被超市的人流挤到了后面,我回头看她时,她正好被另一边的反向电梯绊了一跤,门口的保安迅速跑了过去,那时候的我啊,只觉得自己的母亲丢脸,连电梯都不会乘,我冷着脸再没有跟她说话。
那时候的母亲一定是着急了,看着旁边的电梯没人走就想从那边追我,结果却被绊倒,那时候作为成年人的她,心里一定也觉得很尴尬吧,被甩了一地的零散物品,走错的电梯,超市里拥挤的人潮以及他们脸上戏谑的表情……
直到现在,我都想不出那时的母亲究竟是用什么样的心情承受了我的那些冷漠,并且还十分在意地追住我,费力地抱着一大袋东西,气息不匀地说:“不喜欢就不喜欢,生气不值当的,路上骑车小心些,别走神了。”
工作很久之后,我才知道,少时的我无非是仗着母亲对我的爱所以不顾一切地作,那些让人寒心的恶语,那些让人心酸的举动,那些不管不顾地自私……全部都是仗着她爱我如命。
我小时候身体不好,每年冬天都会病一场,母亲便背着我去大夫家里打针,冬天的夜晚来的早,而且那时候的雪比现在下的厚,年轻时候的她很瘦,就那样深一脚浅一脚地就着微弱的月光背着我走在幽暗的小巷里。
我矫情,嫌打针疼,伏在她背上哭闹着,她就会给我讲个她小时候听过的故事,并许诺打完针回去给我买糖吃,我才能安静下来。
后来,每年冬天生病似乎成了我的定律,我也逐渐从伏在母亲的背上变化到了走在母亲的旁边。我不喜欢粘腻的相处方式,所以每次都打开母亲牵过来的手,她也不说话,就将她火热的手掌贴在我的后心口上,虽然我觉得很别扭,但是那种温暖的熨帖却让我舍不得逃离她的手掌。那种手掌传来的温热一直延续到现在,每次我回老家骑车带她出门,她都会将火热的手掌贴在我的后背,让我不再觉得寒冷。
其实母亲的手掌很小,她个子也小,年轻的时候很漂亮,每次去学校给我开家长会,都是人群中最耀眼的那一个。小时候跟着母亲出去玩,人们都总会看在她的美貌上谦让她,或是给她一些小小的便宜。
现在翻起小时候的相册,还是会被母亲年轻时候的模样惊艳到,都说岁月不饶人,而日渐成长的我无疑就是母亲衰老的催化剂。
如今的母亲,鬓间已经冒出了白发,身材也早已走样,虽然比年轻时多了一些咋咋呼呼和絮絮叨叨,对我的爱却是一如既往的深沉细腻。
我已经长大到不需要她给我买小兔子造型的闹钟,生病了不需要她讲故事买糖哄着才肯去打针,不开心时也不需要她端着喷香的饭碗哄我才肯吃饭……
但是,日渐衰老的她却对我越来越百依百顺,我可能只是随口一提的事情都被她记在了心上,然后出其不意地为我办成,我可能只是无聊地吐槽,她都会信以为真地再不触碰同类话题以免踩了我的地雷。
最近一段时间,工作一直没有着落,手机却不给力的卡死机,再也启动不了,母亲知道后,神色诡秘地避着家人从柜子最深处翻出来一个手绢裹着的小包,悄悄举到我面前,小心地打开,整整两千元人民币,那是她唯一的私房钱,全部都给了我,她说,“你拿去买个新手机吧,别让人小瞧了你去,这钱我偷偷攒的,你爸都不知道,你谁也别告诉。”
我鼻子酸的厉害,早前我工资特别低,偏偏结婚的朋友同学一个个挨着来,那时候的礼金已经有很多都是母亲悄悄塞给我的,之后她还要在家里的吃穿用度里省回来,日子过得精打细算,这里面不缺我的因素在。
后来我工资高了,给她买衣服,她见人就显摆,去超市给买她喜欢的东西,她嘴巴里嘟囔着破费,实际上眼角眉梢都藏着笑意,但是她从来不会跟我说,谁家孩子每月给父母多少零花钱,谁家孩子又给家里添置了什么物件,她总是紧张地问我,钱够不够吃饭,似乎母亲最在意的就是我能不能吃饱饭。
如今工作彻底没了,积蓄也花光了,我自己都怨恨自己,为什么要放着稳定的工作不要,偏偏在不小的年纪求变,还把自己搞的狼狈不堪,母亲却从来没有说过我半句,她只是毫不吝惜地拿出自己仅有的私房钱给我买手机,看我犹豫,斩钉截铁地将钱塞进我怀里,少有的不容置疑的姿态。
窗外又开始淅淅沥沥地下雨,我摸着电脑键盘,一下一下地敲击出她的样子,手机屏幕忽然亮了起来,我扫了一眼,是她的微信,“女儿,妈不会从银行给你打钱,手机也不会,五一你回家来一趟,拿点生活费,妈知道你没工作,吃住都要花钱,你别不好意思,妈还盼着你以后赚钱了还我呢,不白给你。”
雨下的有点大,我明明是笑了,眼泪却顺着脸颊流下,渗进嘴角,有一点点的咸。
微信界面,她的名字静静地守候,“爱在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