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古今奇闻趣事,传递世间真情善意。本故事为《民间故事》系列之第547期,如果您喜欢,不妨给个关注!
文/小田
在过去,木制家具很少看见钉子。木头与木头之间基本都是通过插槽拼接起来的。别看不用钉子,这种手法做出来的木制品那是相当结实、牢固的。
笔者记得小时候家里用的凳子,还有窗户框基本都是这样的,不得不赞叹老木匠的高超手艺呀!
除了高超的木匠手艺外,在过去,很多老木匠也都会一些道术,能保主家平安、兴盛,也能让主家运势一落千丈。
此道术乃是鲁班术,在《鲁班书》中有相关记载。
今天笔者要讲的这则民间小故事便与鲁班术有关。故事的主题也是弘扬“多行善事终有好报”,希望各位看官看过此故事都能引以为戒。
闲言不多叙,马上开讲这则民间小故事:
古时候的广成县,曾有一户人家。男主姓王,女主姓李,二人成婚已有几年光景了。
男主在外地经商,做的是米面生意。可头两年不知道为何,生意是一落千丈,还差点吃了官司。
这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
主家无奈,只得带着妻子回了老家。家中的房子乃是爹娘留下的老房,一直没有修葺过,很是破败不堪。
如今夫妻俩已经回到老家,欲要将这间老房重新修葺一番。夫妻俩商议后,没过几日,王商人便从镇子上请来了泥瓦匠和木匠。
选定好吉日后,修葺房子的工程就开始了。过去有一个讲究:工匠们给主家干活,主家得管吃管喝,饭菜还不能太差。
女主家李氏自然懂得这个讲究,于是便常常买来一些鱼肉,好生伺候着这些工匠,当然为的也是拉拢人心,希望工匠们干的活更好一些罢了。
在这些工匠之中,有一位年纪很大的老木匠。那老木匠身穿薄衫破衣,面色黝黑,身体很是消瘦。
老木匠年纪与李氏的爹相仿,李氏一下想起自己的爹。劳苦一生,也很是辛苦。于是李氏起了恻隐之心,对老木匠言道:“您与我爹爹岁数相当,干活时要多多注意身体啊!”
老木匠闻言很是吃惊,笑呵呵地对她说道:“谢谢姑娘的好心啊!唉!没办法,家里人都等着我这老骨头干活养家糊口呢!”
李氏心里一酸,没再言语。
此后每顿饭菜李氏都会偷偷为那老木匠多盛些鱼肉,像对待自己爹爹一般。
那老木匠察觉后,心里甚是感动,在做门窗和木床时格外用心。
一日,王商人正在书房内与李氏谈论买卖不济的事儿。老木匠此时因为打木门的事儿需要与主家商量,他听闻主家生意不好,便笑着对夫妻俩说道:“承蒙女主家这些天的照顾,老叟无以回报。我师父早年间曾传我一门道术,能助他人顺风顺水、平安吉祥。但用此道术会损自己寿命,老叟我已多年未用。今日为报答两位的恩情,老叟愿为你们再用一次!”
夫妻俩闻言不明所以,但还是拱手施礼以示感谢。
翌日午时,老木匠便将做好的一个物件,放在了主家的屋梁之上。又过了几日,房屋修葺完毕。众工匠领了工钱一一离开。
老木匠临走时又对李氏说道:“我干了多半辈子的木匠,遇到过很多房主,不过像姑娘这样心善之人倒是没见过几个。放心吧,你丈夫的买卖会转亏为盈,你家的运势也会越来越好的!”
李氏闻言欣喜万分,不住地感谢着老木匠。李氏又拿出些银两,硬塞给了老木匠。
老木匠推脱不掉,只好收了,随后他笑呵呵地辞别了李氏。
正如老木匠所言,王商人的买卖渐渐好了。夫妻俩很是高兴,过了不到半年,米面的生意竟然转亏为盈了。
夫妻俩四处打听那位老木匠的住址,欲要上门感谢,但再也没见过那个老木匠。
总结:
李氏是个善良的妇人,她对老木匠的恻隐之心无意间却给自家带来了好运,真是歪打正着了。
老木匠也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之理,明知会损寿命但还是出手相助,也是个有情有义之人。
所以,人活一世,多行善事才是正道呀!
本故事完结!
文中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文中故事来源于民间传说,目的是借古喻今明道理。还望各位读者不要与封建迷信对号入座。
如果喜欢我的民间小故事,还请大家点赞、转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