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讲师训练营【25期】7/21阅读原创《绘本的阅读原则竟是这样,很多家长都弄错了》

20108 王子

我常见到家长自豪,自己学前的孩子已经能读会认多少字了,已经可以独立阅读了……


也常听到老师要求家长和孩子亲子共读的理由是“孩子能更早的自主阅读”。


对于这样的言论我特别不认可——亲子共读怎么会是为了让孩子尽早的自己读书呢?


陪女儿共读多年,我的感受,共读是为了让亲子时光高质,让大人和孩子都感受到幸福。


读松居直的《我的图画书论》以及《幸福的种子》,得知我是正确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画书不是孩子自已阅读的,而是由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也正因如此,所以图画书才对孩子有重大的意义。”


松居直认为,原因是一下


幼儿的语言体验有多方面,比如,日常生活中与父母对话时的语言体验。


再比如,通过电视,收音机而习得的语言体验。另外一种就是听大人读书时获取的语言体验。


第三种特别重要,因为通过图画书获取的语言体验,首先是附着鲜明的图像的。


电视语言也带有图像,却是另一种性质。实际上,伴随语言给予孩子优秀艺木形象的载体,往往是图画书。


第二,是共读图画书的环境。


在给孩子读图画书时,父母的态度通常平和、积极,关心孩子。


在这种情况下,图画书中的词汇是通过父母的声音传到孩子的耳朵里,并进入孩子内心世界的。


图画书的故事不是由作者而是由父母讲述的故事,会逐渐扎根在孩子心里。


当给孩子读优秀图画书时,就拥有了把书中出色的内容作为自己的东西转达给孩子的特权。


图画书也因为将孩子和大人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变得更有价值。


虽然如此,但共读图画书的价值却被不少家长误解,很早教孩子认字,为了让孩子早早自主阅读。


尤其是小学后,不少家长认为,能自己读书才是正确的、才是好的。


松居直认为,用自己的语言教给孩子各种事情,是人类必须且最重要的行为,是为人父母的义务。


如此宝贵的机会,有些父母却主动放弃了,真是愚蠢至极。


我家与孩子亲子共读的一直是我,工作原因,孩子爸每月回家次数有限,即使回家,也不愿意陪孩子读书。


一是觉得那都是“妈妈的事情”,二是觉得自己一大男人读“孩子书”怪怪的。


的确怪,有几次,我逼着丈夫给孩子读书,丈夫浓重的方言、念的磕磕盼盼,语调、表情全程无变化,如果不是强忍着,根本听不下去。


但女儿却给了给很高的评价“爸爸念的很好听,和妈妈一样好听……因为那是爸爸念的……”


那一刻,我才明白,和孩子共读图画书,语调、表情是否有变化,以及是否有多样性的延伸活动,都只是往锦上添的“花”而已,爱的陪伴才是“锦”,是最关键所在。


尽管亲子共读对孩子有诸多好处,不少大人却逼迫孩子自己去读书、自觉的读书。


有些孩子在入小学前就已经讨厌读书了,或许有很多原因,但必定会有一个共同点——没有体会过阅读的乐趣。


图画书是为了让孩子快乐オ产生的。


图画书正是在亲子共读中オ更加富有生命力,并且当它成为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时,也才更彰显出存在的价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