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讨论一个对我有点让我困惑的村里的性别差异这件事。
其实自从N前开始,我以为性别的概念这辈子都对我来说都不是一个事儿了。
不过有很多次与清哥的对话都把我打回了解放前:
清哥:洗衣服这件事情就是女的该做的。
我:哦。
清哥:你怎么就像个男的一样?(忘了为什么他这么说)
我:嗯。
最近一次我内心反抗了,是因为清哥提醒我山上的果园要施肥,可是我实在没时间,所以他建议我请一个人帮忙。
他想了想,说:请个女的吧,女的比较便宜。
我:为什么?
清哥:女的肯定就是比较便宜。
所以我开始打听。问了好几个人,确定村里请一位阿姨帮忙的价格是¥80-100/天,叔叔或者年轻男生的价格是¥130/天以上。如果需要去特别远的山上和干非常重体力的活(比如扛木头下山),一个男人可以赚¥300/天。
做农民还有玻璃屋顶?我的内心是拒绝的。心疼阿姨们。
过了几天,清哥提醒我要开始为试验田做插秧前的准备工作了。前几步是除掉田基侧面的杂草、灌水,然后翻田。我决定请几位农民来帮忙除草和翻田。清哥说,除草可以叫女的,翻田必须叫男的。我问为什么,他说:男的才开得动拖拉机啊。
哦,原来有些事情男女都能做,还有一些事情只有男人能做,怪不得他们比较贵啊。=( 我还发现如果一个人知道怎么做建筑、电工、木工这样的活,还可以比单纯的做农活更加赚钱。嗯,技术活嘛(为什么务农不算技术)。但是我问了一圈之后发现村里所有的男人都会做建筑、电工和木工啊。可是问到阿姨们都不会这些。是她们不感兴趣还是这些技术是爸爸传授给儿子,但是不想传授给女儿的?是不是性别平权运动的核心讨论被浓浓的呈现了?
抛开一切政治不正确性。由于有技术方面的刚需,我反正开始对村里那些力气有大,又会搞发动机,又会拉电线,又能开拖拉机,又会做家具的物种产生了一万个崇拜。
后来我问了清哥村里有没有女的开拖拉机,他说也有啊,就是非常少。还有一次,可能因为他感觉我们特别关注性别差异这件事情,他类似安慰的说,女人有女人的位置,男人也有男人的啊,比如两夫妇一起下田,老公肯定主动挑更重那个担子。
嗯,不只是优越感嘛,还有责任。
暂时准了。
最后发一张上周的照片!哈哈!第一次向清哥学做秧田,我们4个人跳进田里用铲子挖沟,由于没力气挖不深,挖好的沟一直塌下来,反复挖啊挖啊,以为一辈子也做不好一片苗床了,生无可恋不是摆拍。直到今天我的手腕还在痛,担心还没开始就已经要被现实打败了!
但是今天我们又要做新的秧田,而且只有两个女生,下了一万个决心。碰到旁边田的阿姨,阿姨说你们挖沟用铲子会很累的哦,用连刮(像锄头一样的东西)刨会省力很多。我试了一下,果然因为用力方式不同,超级省力!不需要我脆弱的手腕把泥巴挑起来啊。后来我们在田里总结了一下,清哥力气太大了,他不懂我等“弱者”的苦衷啊。有些时候还是要找阿姨指点才行。
今天的成果没照片,因为搞完赶回工作站做饭。
嗯,我觉得你可以看看 师徒米No1.师徒米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