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由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有限公司主办的“洪洞大槐树景区文化创意设计及文创产品研发研讨座谈会”在景区移民实证展览馆内圆满举行。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赵曙光、河北谷氏香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谷俊明、中瑾集团董事长韩虎、三晋礼物总经理张婷等文旅产业领军人物,与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宏健、常务副总经理何东海、副总经理靳玲玲及根祖文化部、旅商开发公司负责人共3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非遗活化”“文旅IP开发”“沉浸式体验经济”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并见证谷氏香业与大槐树景区达成战略合作意向。
一、政企学研联动:共探非遗赋能文旅新路径
1.政策引领与产业协同
山西省文旅厅一级巡视员赵曙光在致辞中指出:“大槐树景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槐树祭祖习俗’的核心载体,2024年接待游客量突破260万人次,但文创产品收入占比不足8%,亟需通过‘非遗+科技+产业’模式提升文化附加值。”他强调,谷氏香业“以香为媒、以技为魂”的实践,为山西文旅产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转型样本。
2.企业跨界对话:从“文化孤岛”到“产业生态”
中瑾集团韩虎:提出“数字孪生+香道”构想,计划利用元宇宙技术复原明代移民古道场景,游客可通过VR设备“云制香”“云祭祖”。
三晋礼物张婷:建议开发“槐香盲盒”系列产品,将洪洞剪纸、平阳木版年画等非遗元素融入香具设计,打造“山西文化伴手礼”新标杆。
大槐树景区王宏健:透露景区正建设“根祖文化数字博物馆”,未来将与谷氏香业共建“古法槐香非遗工坊”,游客可体验从沉香种植到香品制作的全流程。
二、谷氏香业:以“十三代匠心”解码非遗传承密码
1.非遗企业的现代化转型范式
河北谷氏香业董事长谷俊明在主题分享中,系统阐述了企业“文化基因+科技赋能+市场转化”的三维战略:
文化基因:谷氏香自明初洪武年间由谷氏先祖在洪洞大槐树下创制,以“五木成香”(槐木、柏木、檀木、沉香、艾草)配方传承至今,2019年入选河北省第七批省级非遗名录。
科技赋能:在海南沉香种植基地部署智能物联网系统,实时监测温湿度、光照、土壤PH值,将传统“三年结香”周期缩短至18个月;研发的“纳米微胶囊香精缓释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使香品留香时间延长至72小时。
市场转化:2020年开创“非遗电商+场景体验”模式,在抖音平台打造“谷氏香道”直播间,单场直播最高在线人数达12万人,2024年线上销售额突破1.2亿元;与故宫文创、敦煌研究院合作推出“紫禁城御香”“飞天香囊”等联名产品,实现非遗IP破圈传播。
2.“槐香”与“根脉”的时空对话
谷俊明特别讲述了一段跨越600年的文化寻根之旅:“元末明初,我的十三世祖谷安泰作为移民,将制香技艺与大槐树槐枝一同带至河北廊坊。2025年,我们团队在大槐树景区土壤检测中发现,明代移民遗址土层中仍残留着槐木香料的微粒——这是历史与现实的奇妙共振。”他透露,谷氏香业将推出“古法槐香”系列产品线:
古方复原:依据明代《香乘》记载,以大槐树古槐枝为基材,复刻“洪洞槐露香”“解手槐魂香”等历史名香;
文化叙事:在香具设计中融入“解手绳”“百家姓”等移民文化符号,每款产品附带AR扫码功能,可观看明代移民情景剧;
产业反哺:计划在洪洞县建设“非遗香村”,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周边村民种植香料作物,预计年增收超3000万元。
三、实地调研:沉浸式体验“根祖文化”新场景
会后,与会人员实地考察了大槐树景区“根祖文化沉浸式体验区”。在“明代移民实景剧场”,游客可通过全息投影技术“穿越”至洪武二年,参与“填川入滇”的离别场景;在“姓氏文化长廊”,谷俊明现场演示了“槐香篆字”制作工艺——以香灰为墨、槐枝为笔,在特制香笺上书写姓氏图腾,点燃后香灰字迹渐显,寓意“血脉相连、薪火相传”。
三晋礼物总经理张婷体验后感慨:“这种将非遗技艺与数字技术结合的方式,让静态的文化符号‘活’了起来。我们计划将‘槐香篆字’纳入‘山西礼物’高端定制产品线,目标客群锁定海外华裔青少年研学市场。”
四、未来展望:打造“中国根祖文化第一香”品牌
据洪洞大槐树景区与谷氏香业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重点推进三大工程:
非遗活化工程:2025年底前建成“中国香文化研究院(洪洞分院)”,开发“槐香疗愈”“槐香祈福”等主题研学课程;
产业赋能工程:联合打造“洪洞大槐树香文化产业园”,涵盖香材种植、非遗工坊、电商直播、康养民宿等业态;
国际传播工程:以“槐香”为载体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10家“槐香文化驿站”。
山西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合作标志着山西文旅产业从‘资源依赖’向‘文化赋能’的质变。我们期待通过‘槐香’IP的打造,让大槐树成为全球华人寻根问祖的精神地标,让非遗技艺真正转化为可触摸、可消费、可传承的文化生产力。”
结语
当一缕古法槐香穿越六百年时空,在2025年的洪洞大槐树下再次升腾,这场以非遗为纽带、以科技为引擎、以产业为载体的文化创新实践,正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写下生动注脚。正如谷俊明在签约仪式上所言:“每一根香线都是血脉的延展,每一次燃烧都是记忆的唤醒——我们做的不仅是香品,更是文化回家的路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