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底,订阅了“得到”的吴军专栏期间,得知出了这一本新书《见识》,下单买了一本。近期终于翻开这本书读完,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了我近期的工作生活。
1. 一个人对“巴掌”的反应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对“命运” 这一词的理解,可以追溯到小时候父亲经常对我讲的他的故事。作为77,78级高考恢复后的第一批大学生,父亲是他们村里出来的唯一大学生。他常说,是“知识”改变了他的命运,乃至改变了那一代考入大学的整代人的命运。因此,“命运” 这一词在很长一段时间的我来说,以为是很难改变的上帝安排的旨意,除非像父亲所说的某一个重大的契机,才能改变命运的轨迹。
后来学习到步入职场,观察自己和周遭的人和事的变迁,发现这些所谓的“命运” 可以是动态的。比如,学生时代学习非常好的同学,未必出社会后混的比其他同学好;大学时候只顾着玩摄影的同学,毕业后自己开了一家小摄影室,后来开的越来越好,不到几年用自己的钱买了北京的一套三环内房子。他们的命和运,很大一方面是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态度来逐渐改变的。更深一层来看,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对人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塑造和影响,可以看作是很重要的因素。
《见识》这本书是用“巴掌”,这一形象的描述来说明一个人的态度和处理方法对命运的影响程度的。一般人对待别人突如其来的巴掌的反应,可以分为如下几种:
第一种,一巴掌扇回去
第二种,认怂,捂着脸走开
第三种,先冷静分析,也许是我们真该被扇,那就接受教训;业务对方真的是个混蛋,我们或许可以叫警察来管管他,当然有人想找机会整治他,让他记住教训。
这些看似不会影响自己生活的处理方法,恰恰可以成为一个人对待家人、朋友、同事以及生活中日常的琐事态度的一面镜子。 如果知识面稍微宽一点,交际的圈子稍微广一点,了解事情稍微全面一点,我们对待这些事情的态度也变了,命就会被改变。
2. 分清 “工作”和 “职业”
书中,关于工作和职业的描述,正好引起了近期思考职业发展方向的我的共鸣。
- 一个人要成为公司高管,通常需要从基层一步步做起,掌握越来越多的专业知识和行业动态(或者领域动态),不断提升管理能力,最后做到能够把自己领域的任何一个公司管理得有条不紊,这是职业。
- 只是能够带来收入的提高,和职业发展没有必然联系甚至相矛盾的工作有很多,应尽可能不做或少做。
自从去年10月份,从工作3年多的老东家离开,来到了现在的A公司,继续做产品经理,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是不是适合做后端产品设计?既然继续选择做产品,未来的5年、10年后我会继续做这个工作吗?我应该选择哪个行业精进?现在的业务会变成未来我擅长的领域工作吗?
直到3个月试用期快结束了的某一天,老板叫我谈论工作方面存在的我的问题。老板直言不讳地说,我作为产品经理,从沟通到需求调研,存在很多问题。想了解我在前一家公司工作的流程和我作为产品做的事情,以此来调整现有环境,让我快速提高工作效率。当时自己心里很清楚,之前我做的事情并不是大多数人认为的“产品”工作。相比于A公司要求这岗位充分了解内部每个流程环节业务、财务/合规方面的知识来提高产品设计效率,我在老东家做的更多是“项目管理”工作。比如,为了推广产品和更适用于客户的交付,制定方案到协调资源落实推广项目和客户项目;为了更好地协调异地工作的团队,制定协作流程和落实等。因此,老板提到的基于内部流程调研的产品设计工作,以我之前经验来讲没有太多关联,等同于边重新学边做新业务。
在看似不错的A公司薪资待遇和职位title前,之前的我一直关注的是收入的提高,并没有清晰地思考过已积累的专业知识带来的经验优势是否符合这个岗位工作、自己擅长的行业领域是否跟该岗位匹配的问题。以该书的说法,一直只在“工作”的范畴里兜了圈,并没从 “职业”层面认真考虑过。这一点上,给我敲响了很好的警钟,需要做些调整了。
3. 捡芝麻和捡西瓜:如何利用未来有限的10000个小时尽可能提高自己?
作为产品经理,日常工作除了需求的调研和需求文档的输出,还掺和了不少事务性工作。比如,因为我们前端产品直接面向C端用户,客服同学经常将无法解决的用户投诉问题和使用问题抛给我处理;也需要定期跟运营同学沟通讨论,如何改进他们反馈的后台系统问题;跟其他事业部同学沟通我们对接页面的产品问题和改进方案排期等等。
这些工作虽然时而多时而少,但大多属于解决C端用户问题的紧急类工作,我判断重要性后,一般第一时间给予处理。久而久之,自己本该输出的需求文档进展会被这些事务性工作拖延。看似一天到晚的忙来忙去,却换不来自己的高质量的成果输出。
书中,有一针见血地说明这种情况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要想提高工作效率,唯一能控制的就是 “少做一点事情”。
- 很多人试图在短时间里完成很多工作,这其实是办不到的,唯一能够控制的就是少做一点事情。
- 在谷歌等美国公司里,每天应付事务性工作的人被称为pseudo worker,直译出来就是“伪工作者”。
如何有效通过10000个小时尽可能提高自己方面,给出的建议是确立 “愿景 - 目标 - 道路”,这样可以更好地知道哪个是属于可实现自己愿景的西瓜,哪个是通往这个道路中的芝麻。
一个西瓜的重量是芝麻的两万多倍,捡芝麻捡得再勤劳,也捡不出西瓜的重量。但愿能成为那个聪明的捡西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