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来看几个数据。《一出好戏》筹备拍摄后期先后花了8年多时间,豆瓣评分7.3分,目前票房8个亿,票房仍在上涨中,预计能到12亿。
评价一部电影,有很多的角度。在每一个角度做到极致,其他方面马马虎虎,多多少少都能成为一部水准不错的电影。
特效到极致的3D《阿凡达》,情怀到极致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搞笑到极致的《一路囧途》,武打到极致的《师父》,甚至还有渣到极致的《小时代》。
倘若能在多个维度上100分里拿到80%的成绩,那么就容易成为经典。
比如集结票房收入、爱国主义、激烈战斗、紧凑故事、演员号召等多个维度牛X于一身的《战狼2》,虽说现在为时尚早,但不难预计其成为华语电影的经典。
这种能把观众多元需求一一满足,要视听刺激有视听刺激,要情怀宣泄有情怀宣泄的电影,着实不多,着实难产,着实要靠一个好的电影团队费时费力费心来打造。
黄渤就是这样一位真诚的处女导演,愿意用自己的不辞劳苦,换来观众的口碑、不菲的票房、以及自身的电影理念。
《一出好戏》讲述了处于社会底层的马进(黄渤饰)在去海边团建时发现自己买的彩票中了六千万,怎奈游览车遭遇巨浪被卷至荒岛,失去了和外部世界的一切联系。导游小王、公司老板于总以及马进及其小跟班小兴先后成为小岛最高指挥,掌管小岛资源利用和人员安排。此间发生的故事,印证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艰辛,考验了人性本质到底是善是恶。
看了豆瓣和知乎多个影评,有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电影中经济规律隐射的,有从人类文明发展纵览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有从自身体验出发一顿情绪发泄贬低的,应有尽有。
而本人最为关注的则是导演在电影中承载的电影理想。
虽然电影是消费品,你花几十块钱去影院看个电影,喝个可乐,吃着爆米花,看个既有感官的舒适,又有视听的震撼。
但是不管怎么市场化,电影终究还是要承载一些社会教化功能的。
导演可以隐喻、映射、暗含,但是不能完全不做,只为圈钱。
一个导演或明星,或多或少都带着流量或资源。有流量有资源就可以圈钱,渠道有很多。
但是电影没有实质内涵,观众不知所云,浪费一些有追求精神需求观众的时间精力金钱。
况且要真正让电影留名青史,没有点韵味,是万万不可能的。
渤哥的《一出好戏》,就有个人逆袭的味道。
原本是个穷屌丝,追不到意中人(姗姗),整日浑浑噩噩,开着个修不好的破车。
但在团建途中猛然发现自己中了6千万,屌丝变巨富,能不高兴到有点发疯?
被困孤岛,由于兑奖期是90天,正常人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回去兑奖。马进也是如此。
第一次和小兴划竹筏回去,中途碰到乌云盖顶和北极熊尸体,吓回来了,被此时的老总小王吊起来打。
第二次和于总合作,看到了一只倾覆的游艇,以为回家有望,结果沦为雇员。一怒之下,把于总炒了,结果饿的去找于总借渔网,被打得吐血。姗姗来送鱼,还被他骂得狗血淋头。
就在此时,兑奖期到了,6000万彻底泡汤。马进陷入绝望。
哪知道老天给马进兑奖了,天降大鱼无数。马进和小兴翻身做主的机会来了。
韬光养晦,挑拨离间,最终马进和小兴成为了岛上三足鼎立势力中的一足。而且好像势力比小王和于总两家的都大那么一丢丢。
可是第三次逆袭还是失败了。如此所谓的美好与掌控在一条游艇放烟花穿行而过之后全部破碎。
小兴试图掩盖这一切。把说真话的小王讲成是疯子,并把他电晕。还企图用于总女儿的手机视频勒索于总的公司财产。后来还让大哥马进听他的。
马进无语了很久。觉得自己的逆袭不能就此终结,索性就豁出去了。
最终马进第一个见到了前来的游艇,但却跳到了海里。他失去了和小兴平分的巨大财富,失去了岛上的领导地位,失去了六千万。逆袭失败了。
但是他却收获了和姗姗的爱情。收获了人性讲真的本性。
爱情和真理,对于渤哥来说,是能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