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又梦见小时候住过的老房子。太阳从东方升起,照进窗户,照在窗边的小床上。
楼下,老祖公扯着嗓门喊:太阳都晒着屁股了,赶紧起床吃早饭了……
小时候,不用专门看日出,躺在家里的床上便是看日出的好去处。
每个暑假的清晨,好像都是被日出唤醒。
“太阳每天都一样,像闹钟把我吵醒”,那时的我是这么想我。
可大人们总会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我不解,太阳东升西落,周而复始,能有什么不同?每一天不都是前一天的重复吗?
还记得那些雾浓的清晨,太阳迟迟未现,天地间只有一片混沌的灰白。太阳没有了吗?太阳去哪儿了?
其实,太阳依旧在它该在的地方。它没有喷薄而出的辉煌,只有一点微弱的光晕在雾中慢慢渗透,像是宣纸上缓缓晕开的水墨。远处的山峦渐渐褪去棱角,江水还在安睡,整个世界柔软得像一个尚未醒来的梦。
“若是晴天,日出就是另外的样子”,母亲的声音很轻,仿佛怕惊扰了这份朦胧。
其实,每个日子都有自己的脾气,太阳最懂。
长大后,去过很多地方看日出。
在咸腥的海风里,太阳从海平面一跃而出,泼洒出漫天鎏金。浪涛为之欢呼,海鸟为之翩跹,整个世界都在狂欢。这是另一个太阳了,它属于大海,属于奔放,属于与山间晨雾完全不同的生命形态。
在城市玻璃幕墙折射的光,冰冷而锐利,太阳也依旧准时赴约,从水泥森林的夹缝中投下温暖的一瞥。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太阳每天都在重新学会照耀,无论面对的是青山荒原,江河湖海,还是平屋高楼间。
日出日落间,日子从指间滑落,我们已花发渐染。
不一样的云,不一样的风,不一样的心情,好像会造就不一样的太阳。
身在异乡新的一天,东方既白,第一缕光穿透云层。今天的太阳是淡金色的,边缘带着一丝羞涩的粉红,它走得格外慢,让我看到它温柔的光线。
原来,我们需用一生的黎明才能懂得,不是如何观察太阳,而是如何对待生活。
我们总以为生活是重复的,但其实每一天都是独一无二的诞生。就像此刻的太阳,它从未见过这个世界,世界也从未见过它,它是全新的,我们也是全新的,这个早晨也是前所未有的唯一。
太阳完全升起来了,今天的太阳,我最喜欢。明天,我也会说同样的话。
因为每一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所以每一次的热爱也可以常新。
只要还能看见日出,生活就永远值得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