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同:当36岁的自己遇见17岁的青春

刘同的文字总是流淌着一种青春浪漫的气息。从《谁的青春不迷茫》到《你的孤独 虽败犹荣》,文字里充满了对年少轻狂的刻画、对倔强坚毅的书写、对梦想热血的祭奠以及对人生阅历的回眸。励志鸡汤里,是他对自己成长的总结和存在的探讨,是他对80后一代青春不褪色的铮铮向往。

1. 文学梦

作为一个中文系的高材生,一毕业,他并没有在文学上有突出的造诣,而是去了湖南电视台,参与全国联播电台节目《城市日记》嘉宾主持,并以嘉宾身份参与接受央视、浙江卫视、旅游卫视等各大媒体访谈。媒体行业的从业经历让他有了后来就职于光线传媒的资本,从节目策划到电视营销,再到执掌咨讯事业和电影事业部,似乎他从事的都不是本专业的事情,反倒是在媒体人这一角色上做的十分出彩。

但翻看他的履历,却不难发现,蛰伏之中,刘同一直在守护自己的文学之梦。

2008年出版《离爱》。

2009年出版长篇青春小说《五十米深蓝》。

2012年12月,出版《谁的青春不迷茫》,销量达200万册。

2014年5月,推出《你的孤独,虽败犹荣》,上市6个月销量破200万册。

2016年4月,推出《向着光亮那方》,三天发售80万册,创造多个销售神话。

2017年9月,推出首部长篇小说作品《我在未来等你》,并在全国21+城市宣讲签售。该书在豆瓣评分达到7.4分,超越刘同"谁的青春不迷茫“系列三本作品的评分均分。

一路走来,刘同始终在呵护自己的文学梦想,不管是用他在媒体行业习得的营销手段,还是用他自己核裂变般的自我成长。即便是曲线救国,仍是坚毅不减当年。

2. 写在青春边上

如今自媒体风行天下,要吸引读者和粉丝,可谓手段无穷:标题党、激发情绪、系统梳理事情原理、迎合读者的文风、创新内容和形式,不可胜数。因此传统纸质媒体要想实现突围,更是艰难。

刘同也在不断变革自己的文字。从励志青春的鸡汤文到追寻不老的记忆的长篇,他试图用文字剖析自己的心路历程,回眸自己的热血青春,抚慰经霜日渐无趣的灵魂。

郝回归在隧道里实现穿越,回味了自己青葱岁月最难忘的几件事:5000米长跑、打街机、看流星雨、暗访食堂以及到松城看雪。这些看似和当时的主题学习没有任何关系的事情,却成为了激起我们每个人青春回忆的那根弦。

在青春的边上,刘同写道:“你青春里所有的疑惑,都曾是我的问题”。或许确实,每个人青春的激情和狂妄都有类似的注脚和遗憾,却又充满感同身受的傲气和无畏。

青春,就当热血贯全身,激情耀四方。

3. 霜冷长河

余秋雨在《霜冷长河》中写道。

青年一个充满陷阱的时代。陷阱一生都会遇到,但青年时代的陷阱最多、最大、最险。

似乎余秋雨对于青年并不如刘同那般赞可。年少轻狂,可能铸就一生荣耀,也可能酿成半辈遗恨。这紧要几步中的凶险,可不是几句鸡血的话、几件难释怀的事,就可以掩盖掉的。

但是谈及青年,他却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年龄自带的特性。

人生每个阶段都被赋予了适当的特点:童年的孱弱、青年的剽悍、中年的持重、老年的成熟,所有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按照各自特性属于相应的生命时期。

这段出自西塞罗的话,道尽了人生不同阶段的最大主题,也让人一生的遇见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童年、青年、中年和老年的不同,如果能够实现思想上的相互灌溉,那么经历应该会更加深刻吧。

经霜的人生难免会生出一些消极厌世的思绪,但是倘若把青春的珍贵铭记于心,最起码,青春可以长久地滋润各个年龄,让我们舞出自己的精彩。

让热血激情更持重地输出,青春必当永驻。36岁的自己也定能感受到17岁青春的温度,让前行更有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问题: 为什么我离不开这个带给我痛苦的经常批判? 回答: 批判带来痛苦,但是有时候它也带来喜悦,那就是问题之所在。...
    VimalaYoko阅读 3,153评论 0 0
  • layout: "post"title: "SPI通信详解"category: "嵌入式"tags:date: "...
    noparkinghere阅读 5,036评论 0 3
  • 1.子类在覆盖父类时,如果父类的方法抛出异常。那么子类的覆盖方法只能抛出父类的异常或者该异常的子类。 2.如果父类...
    menmo_O阅读 1,32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