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流
首先聊聊今天接触一个新概念——时间流。耶鲁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David Gelernter 在连线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称未来的互联网将从空间模式转向时间模式。说的即是互联网下的时间流,它意味着信息的高度整合,虽然大多数人表示Gelernter提出的这个概念有些超前,但其实互联网时间流已经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了,按这个概念的定义,那么我们目前所接触的微信、微博、博客、Facebook等各类APP,它们都是时间流的展现形式,也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把独立的内容汇聚在一起,并以时间时间轴顺序呈现给我们。
古典老师提出时间流在每个时代都存在,农业时代的时间流叫天人合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工业时代的时间流是在同一时间同一个地点做同一件事;而互联网时代的时间流是时刻在线,随时干扰,信息量增多,阅读却变浅。做个比方,农业时代的时间流就好像人的心跳,有节奏,跟随你的感受;工业时代的时间流像马达声,哒哒哒哒,不受你的控制,你得跟着它走;互联网时代则像交响乐,多种乐器或者重金属同时发出声音。
认清了时代模样的我们可以为自己的时间做些什么呢?必须生存的我们该以怎样的姿态去应对高度碎片化的时间?其实时间管理的方法、形式和工具有很多,或许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时间管理方式。但我的原则是选择自己怦然心动的去尝试,然后筛选最简单、可执行,自己也能坚持下来的一种或者几类。那样,就足够好了。
应对互联网时间流的三种能力
—01— 碎片信息整合
互联网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更新速度快,我们随时被大量信息冲刷。这时候碎片信息的整合能力,对于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有不可或缺的影响,如果不定期进行信息整合归纳,相信再强大的大脑也会因杂乱无章的信息而不堪重负,再有含金量的信息不经整理归类也会变成徒增负担的垃圾。
关于碎片信息的整理,值得一提的工具是思维导图,不管是简简单单的手绘还是借助软件实现信息的整理,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用。
—02— 多线程运行
信息碎片,多和杂,我们可以试着学习电脑的工作原则;后台处理着多种任务,前台只专注一个当前任务,即只有一个当前页面。
其中具体如何操作,在生活中需要我们不断地尝试并总结出自己的一套大脑工作规则。
—03— 学着放空
有时自己会立下这样一个flag:我要是没做完这个工作,我绝对不吃饭/睡觉/休息……其实大多时候这样的死磕并不会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效用,反而会造成我们内心的抵触,觉得完成这件事竟然要自己付出这么多的成本,无形中增大了它在我们意识里的难度。
现在流行的番茄钟时间管理法就是深谙这个大脑规律,高效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当然我们可以自己调整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时长。
在进行了一段时间高强度工作之后,适当的、定时的放空自己的大脑,使大脑得到休息的同时,在大脑处于放松状态下,往往灵感也会更容易进入。
比如,你在编辑一篇文章,在三分之一的地方卡住,不知如何继续衔接,这个时候思考是必要的,但不是死磕,在察觉到大脑可能需要一定休息的时候,泡一杯茶或者出门走一圈,也会是大脑接收灵感的好选择。
时间管理中的“加减乘除”
—01— “加法”——增加碎片化时间的价值
记得听小六的知识管理训练营课程时,有探讨过——一分钟到底能做些什么事,自己尽可能地想一想,一分钟对自己都有哪些用处?
看完上面这张图是不是觉得一分钟也不见得可以这么随随便便的浪费呢?它也能为我们完成很多事情。
增加碎片化时间的价值,就是把那些碎片的时间也用得恰到好处,赋予它价值和意义。
古典老师说,最后好的办法就是列出一个:碎片时间清单。如果有1分钟、3分钟、5分钟、10分钟、30分钟……那么你会用来做什么呢?活动腰骨?回复邮件?看一篇文章?休息一会?还是给父母打个电话?最怕你我在这些碎片时间里都选择了刷微信、微博,一旦开始,就从碎片时间延伸到大把整块整块的时间。
—02— “减法”——减少任务切换的成本
研究表明,程序员在一项工作被打断之后至少需要10~15分钟才能再次进入状态。同理,频繁的从一项任务切换到另一项任务,一是缺乏专注力,会使自己无法完全投入一项工作;二是任务的切换成本即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如果工作多,可以先写在纸上,对工作项目进行一个时间上的安排,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循序要事第一原则。
—03— “乘法”——多线程叠加效率
乘法在时间管理中表示的是适度对自己脑力和体力进行调剂和放松,脑力工作一段时间再转换体力工作,这个既完成了一部分工作,也是自己精力的一方面得到调节和放松。工作效率一般都是以两项相乘的形式展现的。
—04— “除法”——把任务拆解
碎片化时代,我们顺应时代的一项能力就是把一项大的任务拆解成“碎片”,再利用碎片时间完成每一块“任务碎片”。
还是假设写一篇文章,任务拆解为“主题确定”、“核心论点”、“论据资料”、“精彩案例”、“图片检索”,和最后一步“整合修改”。
完成每一项小任务不需要花费我们太多的时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拖延概率。拆解任务,使碎片化的工作适应碎片化的时间,也是互联网时间流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