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知识体系
最近学了一个关于搭建笔记本知识体系的好方法,这个笔记本体系主要做什么用的呢?知识管理。不管是主题阅读也好,还是碎片化阅读也好,都可以整理到自己的笔记本体系当中去。达到一个构建自己的知识系统的目的。
这是用印象笔记构建的笔记本知识体系,个人觉得基本可以用这样的一个分类体系达到一个终身学习的目的了,这样的一个知识管理体系灵感来源于美国图书管理员杜威的十进制图书分类法。
以前从没有知识管理这个概念,只知道时间管理和精力管理,这种用软件搭建的知识体系算是一种新的尝试。在此之前,也总结了一些关于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论。五个步骤:阅读,记笔记,重述信息,联系思考,通过问题构建知识体系。每个步骤都有相应的方法论。
阅读可以参照《如何阅读一本书》,里面的四种阅读层次可以帮助提高阅读能力,重述信息可以利用费曼技巧,费曼技巧简单来说指的是一种知识输出的技巧,将自己学到的东西用自己的话讲给他人听,看他人是否懂了,以此来检验自己是否也真的理解了,这算是一种学以致用的有效技巧了。最终还是要通过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来获得阅读后的收获,搭建知识体系。
说实话,在碎片化时代,完成这五个步骤需要很大精力和时间,越是碎片化时代越要深度学习。关于这五个步骤,属于我自己的方法论,到现在也坚持了快半年,半年里不光收获了阅读量,对知识管理也有了更深的理解。知识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输出,有效的输出包括写作和 演讲,我坚持每周写一篇文章就是基于想把自己的知识管理做好。
我把这种学来的新方法用到自己的专业课的学习上,用图书分类法做过信号与系统的知识分类,这带给我的好处是什么,脑子里有一个关于它的完整体系,自己回忆起来也特别方便,建立一个这样的十进制编码体系,要使用的时候,信息知识的调取是非常方便的。
自己回忆起来也特别方便,回忆的机制其实就是找到一个索引点,通过索引点找到自己的记忆内容。索引点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连接自己的记忆。像很多记忆大师他们参加比赛常用的地点定桩法,又叫记忆宫殿,最早叫古罗马房间法,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就是把自己要记忆的内容和某个地点链接,通过回想起这个地点找到放在这个地点上的记忆内容,这个地点就是索引点。
关于自己做的某个专业课知识分类,自己从没想过会把它做完,做了有一个星期,考虑要怎样分类,每个分类下有哪些知识点,还有关于每个知识点的解释和理解等等。确实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和时间,特别是在刚刚接触这样的好的知识管理方法的时候。在这一个星期,我应该算是学以致用了吧。
把知识管理当成一种坚持
知识管理是一种学习过程,其实很多学习过程都是一种跳出舒适区,练出本能的过程。
人类的学习过程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不断建立新的细胞联系,扩大原有的神经网络规模的过程。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体验新的事物,在自己的脑细胞之间建立更多的联系。
像每天晚上坚持夜跑,坚持会成为一种习惯,你的舒适区会扩大,会包含进夜跑这一项,你不在会觉得坚持夜跑是件很困难的一件事,相反,你会觉得坚持夜跑是件愉快、舒适的事情。
像练习吉他弹奏,如果仅是练会一首歌,觉得起初的练习太困难,不想继续下一首的练习,那么,便永远只是会弹这一首或者还不会很熟练。不断地尝试弹奏新的曲目,扩大舒适区,才能在以后练出本能,如鱼得水的驾驭各种歌曲。当然,起初挑战自我,远离舒适区的过程会很痛苦。
要到达一种学以致用的目的就要练出本能。
练出本能的过程:
【不知己不能】到【知己不能之】到【知己已能之】再到【不知己能之】
例如我们学车,刚开始很小的时候,学不学车更我们没有关系,对自己的生活没有多大的影响。这是【不知己不能】的阶段。
到我们现在这阶段,是不是觉得寒暑假应该去考个驾照,认识到这会对我们将来的生活产生影响。这是第二个【知己不能之】的阶段。
当我们去学车的时候,我们掌握了所有的技巧,方向盘、刹车、油门、后视镜等等,这就到了第三个【知己已能之】的阶段。
最后当自己练着练着,练出本能后,不需要自己过分注意自己的手脚上的动作和眼睛什么时候该看后视镜了,一切动作自然而然的发生,练出了惯常行为。这是最后一个【不知己能之】的阶段。
《习惯的力量》:
习惯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大脑一直在寻找可以省力的方式,大脑不用再思考基本的行为,所以人就有更多的脑力去发明和创造。
大脑的机制就是这样,在养成某个习惯之前,大脑需要扫除各种障碍,所以大脑会非常活跃,当练出本能的时候,就不需要大脑参与决策了。
有一段时间感觉知识管理看不到尽头,什么都想懂一点,但什么都不精通,感觉这样确实没有太大的意义,知识管理需要我们持续学习,终身学习,化为己用。没有长久的坚持最终也只是表面知识的容器。
知识管理有两个原则:少而精和贴合需求。少而精避免知识量的过载,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贴合需求,只关注自己专注的那一方面。其实坚持做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信仰,知识管理也好,其他的什么也好。信仰不需要很牛逼,喜欢一个人也能成为信仰,成为坚持某件事情的理由。
关于学习,不光有用印象笔记搭建笔记本知识体系这一个方法,方法千千万,所谓的学习方法其实是督促我们花费更大的努力去完成一件事,并保证我们的努力是有效果的。有人坚持了下来,可以看到进步,有的人会半途放弃,回归到原来的学习方法和状态上去,没有进步。
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你原来练的是蛤蟆功,而且已经练到了最高层第十层。现在给了本如来神掌给你,当然练成如来神掌比蛤蟆功要困难的多,你才练一会儿就放弃了,放弃的原因是觉得还是原来的蛤蟆功厉害,你不知道的是或许初级阶段的如来神掌没有蛤蟆功厉害,但一旦练到最高级比蛤蟆功厉害千倍万倍。
其实刚刚接触这个方法,把它运用到学习上的时候,你会发现它比你想象中的要困难,还不如自己原来就在某个笔记本上写写画画方便多了,何必搞得这么麻烦。觉得麻烦?是对方法的掌握度还不够,让自己真正熟练起来,不要因为怕困难而选择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