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散文|弱水三千,你只取一瓢足以
作者:萨日娜拉格·王雅杰
世人多爱簇拥着走在坦途大道,日光坦荡,脚步匆忙,仿佛跟着人流就能抵达所有人都认可的远方。可偏偏有那样一些人,执拗地拐进了旁侧的小路——那里或许草木丛生,或许光影斑驳,连风都带着与大道不同的方向。
你,就是走在小路上的人。
曾有很长一段时日,我总看见你独自在小路上前行,身影被晨雾或暮色揉得模糊,没人知晓你要去向哪里,也没人问过你为何不走那条更平坦的路。直到某个寻常的午后,或许是风的指引,或许是命运的牵引,我竟也踏上了这条小路,一步步走到了你的身边。
那时的我,总像困在迷雾里,反复追问自己:我是谁?我在哪里?我从何处来?要往何处去?这些问题像细密的藤蔓,缠绕着思绪,让人喘不过气。我以为跟着你走,就能找到答案,可没想到,在某个转身的瞬间,你还是消失了。
你的突然缺席,像一把钝刀轻轻割着心口,所有的思绪都乱了套。我站在原地,连自己为何踏上这条小路都忘了。风穿过林间,带来细碎的声响,恍惚间竟像有人在耳边低语:“你继续着她的旅途,走完眼前的小路,直到尽头。”
于是我开始走,走你走过的路,踩你踩过的石子,拂过你曾触碰过的枝叶。只是这条小路弯弯曲曲,望不见尽头,我不知道终点在何方,也不知道你是否还在这条路的某个角落。
那个至今下落不明的你:
见信如晤。
我总在想,被我弄丢在小路上的你,此刻会在哪里?是坐在某棵老树下休息,还是仍在朝着某个方向跋涉?你还好吗?有没有遇到能给你递一杯热水的人,有没有找到能遮风挡雨的地方?
自你离开后,我几乎踏遍了这条小路的每一寸土地,却始终没寻到你的踪影。有时下一场细雨,路面被冲刷得干干净净,连你曾留下的浅浅脚印都没了痕迹,只剩我攥着衣角,站在雨里怅然若失。后来我想,或许我不必执着于找到你,只要沿着你走过的路继续走,把你没看完的风景看完,把你没实现的心愿实现,就是对你最好的回应。
还记得我们同行的那段日子吗?你总爱和我聊起你的理想,眼睛里闪着细碎的光。你说:“人若是没有理想,那跟咸鱼有什么两样?”说完你自己先笑了,又补充道:“这话是周星星《喜剧之王》里的台词,我特别喜欢。”我认真听着,忍不住说你也是个有梦想的人,你却忽然沉默了,过了好一会儿才轻声说:“那又能怎样?有了梦想又能怎样?倘若不能实现,那不过是一场醒不来的梦。”
我看见你喉结动了动,眼眶慢慢红了,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在某些方面有天赋的人,总是需要花大量的金钱去培养的。可我没有那样的条件。”说完这句话,你就再也没提过理想,只是用双手捂住脸,肩膀微微抽搐着。那些没说出口的遗憾、不甘,还有对现实的无力,都化作一汪泪水,浸湿了你的掌心。我走过去,轻轻把你拥进怀里,只说得出一句“想哭就哭吧”——除此之外,我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你。
直到很久以后的某一天,我在小路旁的一座旧小院前停下了脚步。院门锁着,墙角的牵牛花爬得很高,我无意间瞥见窗台上放着一个蓝色的笔记本,封面有些磨损,却看得出来被精心保管过。我走近了些,才发现窗台上不只一本,而是一叠,整整齐齐地摞着,像是在等某个回来取它的人。
我想,这一定是你的日记本。
我轻轻推开虚掩的窗户,把那些日记本小心地收起来,放进我的书包里。那一刻,我忽然觉得肩上有了重量——那是你的过往,你的心事,还有你藏在字里行间的梦想。
小路的旅途总是漫长的,大多时候是沉默的行走,连“愉快”二字都显得奢侈。那天傍晚,我在路边找到一张木质长椅,长椅上落了些松针,我轻轻拂去,坐下来,慢慢翻开了你的日记本。
第一页的日期是1995年7月4日,字迹稚嫩却工整:“今天是我的生日,我七岁了!电视里在演舞蹈节目,那些舞蹈演员跳得真好,就像在演一场故事。领舞的首席姐姐好厉害,如果我以后也能站在最前面领舞,当一名首席舞者,该有多好啊!”
我看着这句话,仿佛能看见七岁的你,坐在电视机前,眼睛亮晶晶的,小手还跟着屏幕里的动作轻轻比划。
往后翻,下一篇日记的日期是2005年7月4日,距离上一篇刚好十年:“转眼间我十七岁了。我没有机会去系统化地学舞蹈,不能成为专科的舞蹈生,更别说当领舞和首席了。亲戚家的表妹有钱,去了北京的私立艺术学校读舞蹈中专,我看着她的录取通知书,心里又羡慕,又嫉妒,还有一点点说不出口的憎恨。今年九月,我就要去伊犁州财贸学校学会计电算化了,三年中专,可我真的不想去。我想跳舞,不想和数字打交道。”
字迹比之前工整了许多,却能看出笔锋里的委屈。我仿佛能感受到十七岁的你,拿着录取通知书时的心情——那是梦想与现实碰撞后,碎成一地的无奈。
再往后翻,是2006年8月9日的日记:“今天听了周杰伦的歌,太好听了!尤其是歌词,写得像诗一样。我特意去看了作词的人,原来叫方文山。我也要学写歌词,把心里想的、看到的都写下来。从今天起,我要收集他的所有歌词,好好拜读。”
这一页的字迹里,藏着一丝雀跃,像是在黑暗里找到了一束微光。我能想象到你拿着歌词本,反复诵读的样子,那些优美的词句,或许给了你新的希望。
2008年6月5日的日记,字里行间满是解脱:“终于要从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了!这三年,我每天都在盼着毕业,太厌恶这里了。不过还好,这三年里,我在学校的大礼堂演过节目,还在诗歌创作比赛里拿了奖。原来我不只是喜欢跳舞,在文学上也有点擅长。我要继续学和这些相关的专业,不要过早去上班,我想上学,想继续写歌词。”
我仿佛能看见你写下这些话时,嘴角扬起的笑容——那是在压抑了三年后,重新找回方向的坚定。
时间跳到2012年4月5日,日记里满是喜悦:“在朋友的推荐下,我的原创歌词投稿到《词刊》了,今天收到了用稿通知!这是我第一次投稿发表,太开心了!我要继续写下去,把更多的想法写成歌词。”
这一页的旁边,还贴着一张小小的用稿通知单,边角有些卷了,却能看出被反复抚摸过的痕迹。
可仅仅两个月后,2012年6月10日的日记,又变得沉重起来:“今天,他们——我所谓的父母,给我报了名,让我去中石油高速公路加油站上班。我不想去,我想上学,想继续写歌词。他们明明知道我不擅长干这些工作,之前在电信公司、移动公司,我都没干下去,都被辞退了,现在又让我去做不擅长的事。不过还好,我的另一首歌词又发表了,这算是一点安慰吧。”
“所谓的父母”这几个字,被你用笔画了又涂,能看出你心里的委屈和失望。我轻轻抚摸着那处涂改的痕迹,仿佛能摸到你当时的眼泪。
2013年5月10日的日记,字迹写得格外用力,连纸都被笔尖戳出了小小的印子:“太好了!加油站的工作我辞掉了,还不到一年!心里又激动又紧张,以后不用暂时去工作了,可以去上大学了!我终于可以去学自己喜欢的专业了!”
我看着这些字,忍不住笑了——那是压抑了许久后,终于释放的快乐,隔着纸页都能感受到。
日记本一页页翻过,小路边的路灯不知何时亮了,暖黄色的灯光落在纸页上,洒下点点光斑,像是你藏在字里行间的泪光与星光。我看着你的日记,心里满是感慨与心疼——你那么努力地朝着梦想靠近,却一次次被现实拉回原地;你那么渴望被理解、被支持,却只能把所有的心事都写进日记里。
人生本该有的美好,好像总被生活里的伤怀侵扰。你带着那些未说出口的遗憾、未实现的梦想,还有那些无人知晓的委屈,悄悄消失在了这条小路上。可你不知道,你留下的日记本,成了我继续走下去的勇气。
后来,我带着你的日记本,从你来时的路往回走,再沿着你没走完的路继续前行。我开始明白,或许在冥冥之中,我就是你——是这个世界里,另一个带着你的梦想前行的你。
我开始学跳舞,不需要专业的舞台,在小路边的空地上,在林间的草地上,只要有音乐,我就能欢快地舞动,像你七岁时向往的那样;我继续写歌词,把你没写完的故事写下去,把你没说出口的心事写进歌词里,在文字的世界里,为你创作另一种梦幻人生。
走在小路上,我们总会路过荆棘丛生的花园,被刺得伤痕累累;总会踩过泥泞的土地,把鞋子弄脏;总会遇到沼泽,一不小心就陷进去。可正是这些经历,让我们更深刻地领悟到生命带来的别样美妙——那些疼痛,那些艰难,都成了成长的印记,让我们更坚定地朝着前方走。
现在的我,依旧走在这条小路上。途中会踩着没脚踝的淤泥,会走过让人提心吊胆的沼泽,一路崎岖,每一步都走得艰难。有时还会遇到一些无知的人,他们对着我指指点点,说着难听的话,试图阻挠我前行。可我从不回头,因为我知道,我不仅在为自己走,也在为你走。
人生或许就是这样,有太多的选择,太多的诱惑,就像弱水三千,一眼望不到边。可我们不需要贪多,只要找到那属于自己的一瓢,紧紧握住,用心守护,就足够了。
愿你我都能揣着梦想,一直向前走,不要回头。
——你在未来会遇见的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