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饭后,大家都在客厅里玩。大人聊天、小孩看动画片,热闹又融洽。我在卧室里把二宝拾掇好,看他扭头四处看,一副想抬头起来的架势,干脆裹上一个小抱被,抱到了客厅。
结果让我不爽的事情就发生了。
我刚一站定,孩子姑姑笑呵呵地说:“你怎么又抱他出来了,不要抱哈,让他自己躺着玩才能长得结实。哭几声也没事。”
奶奶说:“哪个小孩儿不哭,以前的孩子,大人要忙着干活,都是放在床上让他们自己玩。”
爷爷也补充:“小孩子聪明着呢,抱习惯了,他就不愿意自己睡了。咱们村上谁谁谁家还是医生呢,孩子躺到8个月才抱起来,起来就会坐会爬了。他说,就是得磨磨孩子的性子,哭一会就不哭了,可安生。”
我看向孩子爸爸,如果他这时再补一句,我立即就会发飙。幸好,他没接话,而是过来看了看,想把孩子接过去。
理智上,我知道他们几个并没恶意,一是怕我太累;二是觉得孩子刚满月不久,骨头还比较软,不太适合久抱;三是客厅没开空调,温度低,怕孩子冷。但对我而言,这同时也意味着:我不懂,我在“惯”孩子。甚至,他们的言语之间还透着一点“你抱吧,现在轻,再过一段时间重了,抱着更累,动不动就让你抱,看你怎么办”的嘲讽。
有情绪。我把孩子放回了卧室。然后冷淡地对他们说:“孩子一天要睡20多个小时,我才抱了多大一会?我自己不知道多抱对他、对我都不好?孩子不也需要四处看看、接触下新事物?”
让我有点生气的是,都什么年代了,还存着“让他哭哭,磨磨性子”的观念。爷爷奶奶,他们照顾孩子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能保证基本安全就不错,很难关注孩子的心理和情绪状态。但我们年轻一代,不是更该学着去判断孩子哭泣背后的需求么?
“不哭就好了?成人受了委屈忍着,时间长了还会觉得憋闷、难受,过不去这坎儿;小孩子只是不会口头表达而已,谁知道他从哭到不哭这段时间里,有没有害怕、难过、失望。安全感不重要、被关爱不重要?”我一时有点组织不好语言。
其实心里还有太多太多话想说,有二宝以后,总觉得亏欠老大。老人越是怕老大哭,一哭就赶紧拉开、制止、转移注意力,我越是想多陪陪她,哪怕只是把她揽在身边,任她哭一会儿,把不好表达的情绪宣泄出来。当然,这在他们看来,也是我“惯孩子”。
惯就惯吧。宁可自己现在多辛苦一些,尽量让孩子依然愿意和父母亲近,有好的依恋关系;也让她觉得,即使她很调皮,做错了事,妈妈也爱她。
况且,孩子真正能让我们抱在怀里的时间,能有多久,三年五年?孩子愿意把高兴难过等情绪毫无保留地展露出来的时间又有多久,等到了青春期,当孩子因种种原因,失去了和家长沟通的意愿时,是不是更令人担忧?
而这次和他们的沟通,也提醒我自己:
即使出于善意,也要慎用“我都是为你好”“我来教教你”“别人是怎么怎么做的,你这样不对”的表达方式。当事人可能已经考虑很多,他当下的行为,就是思考后有取舍的结果。而且,你不知道他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多说可能适得其反,比如我最近其实因为无法很好照顾两个孩子,很疲劳,也有愧疚感,这时别人再指指点点,我就不自觉地理解成“你不能很好地帮我,还批评指责”,情绪上也开始对抗了。
想想我之前,也用类似的方式对待过我弟媳——小侄女出生后,我们关注的重点多在孩子身上,怎么保证她能吃饱,起湿疹了怎么办,哭了如何哄等等。真想回头向她道歉,抱抱她。因为对一个处于焦虑状态的妈妈来说,理解、情感支持,可能还要胜过物质上的帮助。再多的道理,不如让她开心一点好。
另外,教育也是学无止境。我自认比较开明了,但真遇到问题,还忍不住着急,用本能,而不是理念支持下的言行去应对。
家庭里教育观念一致,是我理想中的,但现在看来,完全统一每个人的观念很难。那做一个坚定、不轻易妥协的妈妈,对我来说更重要。
毕竟,我和孩子爸爸,而不是他们的爷爷奶奶,才是育儿的主力,更应该承担起养育的责任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