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被称为汉人,起源于中国历史上那个伟大的时代——由一介平民刘邦创立的大汉王朝,刘邦也因此被称为汉高祖。
可是,在中国历史上,汉高祖还不止刘邦一个,甚至有的汉高祖连汉人都不是。
这个汉高祖,就是五代十国时期在北方建立后汉的刘知远。
当然,他把自己建立的王朝称作汉朝,后汉只是后代历史学家为了区别刘邦的汉朝给出的称谓。
五代十国时期,尽管在北方建立政权的多是少数民族,但都喜欢冒称汉人王朝后裔,比如建立后唐的李存勖,实际上是沙陀族人,属于西突厥的一部,根本跟建立唐朝的李氏家族一点血缘关系也没有,甚至以前都不姓李。但他还是利用唐朝皇帝曾经给他赐姓李的机会,号称自己是李唐王朝的正统继承人,建立的帝国是曾经显赫一时的唐朝的延续。
再比如建立后汉的刘知远,也是沙陀人,只因为汉姓是刘姓,自然也跟刘邦挂上了钩。
这一方面说明汉唐盛世对中原地区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就算入主中原的是武人为主的异族政权,但也已经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某些汉族文化的影响,比如政权的正统性问题。
相比刘邦百战而得天下,刘知远的运气就好得太多了。他原本是石敬瑭手下大将,石敬瑭死后,侄子石重贵继位,和自己的后台老板契丹闹翻,两国大战。后晋兵败国灭。
契丹入居中原后发现,想永久性占领这块土地,遇到的阻力实在太大,还是退回草原,扶持代理人才是上策。于是契丹大军押着被俘的后晋皇帝撤回了草原,在中原留下了一个政治真空。
军阀时代,继承后晋的政治遗产,依靠的当然主要是武力。石重贵手下三大武将,一是掌管禁卫军的景延广,事实证明这家伙就是个牛皮大王,早就被撤职闲居,契丹入侵时自杀身亡,自然就出了局。
一是贵为后晋皇亲国戚的杜重威,曾经深得后晋皇帝信任,在抵抗契丹大军时把后晋举国的精兵交付到他手里。没想到杜重威率全军投降契丹,致使中原沦陷,后晋灭亡。此时虽然他没有随契丹撤退,手中也握有大量军队,但是,他这种卖主求荣的作风实在让人不齿。
相比之下,也就只有雄踞河东的刘知远既有军事实力,又最孚人望。
于是,一旦发现契丹无力直接经营中原,后晋的残存势力纷纷向刘知远劝进。经过几次推让,公元947年,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建立了后汉政权。同年六月,趁着契丹撤退,刘知远进入开封并以此为都,一面驱逐中原地区的契丹残余力量,一面招降纳叛。
刘知远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平息了和他齐名的杜重威的叛乱。
眼看刘知远当上了中原王朝的皇帝,杜重威心里这个气。原本他在晋国的地位在刘知远之上,出卖晋国后还得到了契丹的支持,杜重威对中原之主这个位置还是很有想法的。没想到契丹靠不住,这么快就全军撤退,临走也没给他一个明确交代,弄得他现在要屈居刘知远之下。又碰上刘知远在稳定局势后,拿出上司的派头要调动他的职务,杜重威一怒之下,抗命不从。刘知远派大军前来讨伐。
别看杜重威碰到契丹只有投降的份,碰上自己人还是挺能打,最后刘知远亲自出马,也没能打下来,只能怀柔,多次派人招降杜重威,答应不杀他。杜重威虽然没有打败,但被围城日久,也非常困难,眼看外无援兵,也只能出降。
刘知远这才算是基本上平定了中原。他也履行了自己的诺言,没有杀杜重威,封其为检校太师、守太傅、兼中书令、楚国公。
这大概是刘知远得天下中打得最艰苦的一场仗,其他大多数地盘,基本上都可以说是兵不血刃。
得天下太容易,对中原百姓来讲当然是幸事,可以免遭生灵涂炭,但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人才的涌现。刘知远手下的文武重臣,除了一个日后成为周朝皇帝的郭威智勇兼备,其他几个都有比较明显而致命的缺陷。
日后成为顾命大臣之一的史宏肇,掌管着后汉的禁卫军,负责京师防卫工作,他为人残忍好杀,老百姓喝醉了和士兵吵架,马上抓起来杀掉;太白星白天出现是件少有的事,有人抬头仰观,史宏肇马上把他抓起来腰斩。史宏肇还一向看不起知识分子,常常说:“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至如毛锥子,焉足用哉!”因此和同僚文官矛盾很深。不学无术再加性格暴虐,让这个武夫连上级领导都不放在眼里,太后故人有个孩子请求入伍,史宏肇竟然把他给杀了;皇帝赏赐伶人锦袍玉带,伶人跑去向史宏肇谢恩,史宏肇竟然把皇帝赏赐的东西都抢过来还给了官府。
日后同为顾命大臣的枢密使杨邠,史书记载其人“虽长于吏事,不识大体,常言:“为国家者,但得帑藏丰盈,甲兵强盛,至于文章礼乐,并是虚事,何足介意也。”和史宏肇一样,杨邠也以顶撞领导为乐,“太后弟武德使李业求为宣徽使,隐帝与太后重违之,私访于邠,邠以朝廷内使,迁拜有序,不可超居,遂止。隐帝所爱耿夫人,欲立为后,邠亦以为太速。夫人卒,隐帝欲以后礼葬,邠又止之”,这已经完全超出了劝谏的范围,而完全是个人执拗的表现了。
刘知远任命这样的人做自己儿子的顾命大臣,一方面说明他缺乏知人之明,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个汉朝,确实不像刘邦的汉朝那样人才济济。
果然,刘知远死后不久,小皇帝不堪大权旁落,策动政变,杀掉了史宏肇等顾命大臣,进而激发了兵变,后汉延续了两代,就被郭威的后周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