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看了一部童话电影《海蒂和爷爷》。
很美,比沈从文的小说还要美。
八岁的海蒂母亲去世之后被姨母送到了住在阿尔卑斯山上的爷爷家。爷爷于力是个性格古怪,脾气暴躁的老头。随着两人日渐熟悉,爷爷接纳了真诚,自然的海蒂。
爷爷给海蒂做了她的的凳子,给海蒂做雕刻,带她滑雪。海蒂在这里也找了“家”的归属感。她每日和放羊男孩皮特上山放羊,撒欢。在阿尔卑斯山上度过了自由,野性的时光。
但好景不长,姨母通过哄骗的方式将海蒂带到城市卖给一户人家,当贵族小姐克拉拉的陪读玩伴。
克拉拉因为患病瘫痪,终日一个人呆在房子里,过着孤独的生活。海蒂的出现带给了克拉拉欢乐和陪伴。
海蒂因为过于想家而患了思乡病。片中克拉拉的奶奶说“这里过于压抑海蒂的天性”。于是便送海蒂回到了爷爷身边。
海蒂回到爷爷家,又过回了以往天真烂漫的时光。克拉拉从城市来看她,过了几天“乡村”生活,竟意外能站起来走路。结局圆满。
在看的过程中我一直心惊胆战,怕海蒂回不到爷爷身边或是克拉拉生病离去。最近看的现实的片子很多,看到这样美好结局的,意外有点感动。
最触动我的是海蒂的自然,是她对大自然的亲近和热爱;还有对周围人的善良和真诚。
在电影里,海蒂是自然和美的化身,她纯洁无瑕,不受一丝世俗沾染。一到阿尔卑斯山上,她就脱掉了所有的重负,赤着脚在草地上撒欢。为了不让放羊男孩“皮特”惩罚犯错的羊,甘愿分自己一半的食物给“皮特”。即使后来生活在城市里,也想爬到高处,看到自然的山。有时候也会不遵守那些贵族所谓的“规矩”。
海蒂真诚而且善良,看到皮特的奶奶咬不动硬面包,在贵族家庭生活的时候,不断藏起她作为食物的软面包,为了带给皮特的奶奶。跟仆人聊天,尽管在管家口中这是“不允许的”。尽即她自己因为患了“思乡病”并不开心,但仍然笑着对待周围每一个人。
当然,这样美好的女孩子也只能生活在童话中。
作者在电影中也给我们透露了现实的东西。当海蒂在山里上课时,老师问山里的孩子有什么梦乡,皮特说“牧羊人”,还有“农民”。当海蒂站出来说自己想“写故事”的时候,大家都笑了。
后来,克拉拉的奶奶对她说,因为那些人,没有见到那么多东西。
呆在山区里的孩子见到的东西不多,因此皮特说出了“阿尔卑斯山的孩子不用认字”这样的话。不难想像,这些孩子以后的命运也是作为牧羊人或者农民继续存活。
我不是在喟叹他们的命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他们看不见更多东西,反而能活的更自然。我始终觉得,自然是最真实的情感。他们“田园牧歌式”的理想生活,是我们这些终日生活在城市的人所向往的。
我们向往自然,因为自然是最真实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