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问我,喝过的最美的汤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是小学三年级时我们几个小伙伴亲手做的一次鱼汤。
小学三年级,我有几个要好的同学加伙伴,放学后总会以写作业的名义在一起玩耍。我们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其中一名同学的家里,因为他家附近有个池塘,叫菱角泡子。池塘盛产一种水生植物——菱角,所以得名。
一到夏天,菱角泡子就是我们最佳的游乐场。池塘水面不大、水也不深,由于水草风茂,所以塘水并不清澈,甚至有些浑浊,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这片池塘的钟爱。
每每放学来到池塘边,伙伴们就会迫不急待的脱下衣服以不同的入水方式跳入湖中,开始了一天中最美妙的休闲时光。
大家没有标准的泳姿,完全是自学成才,我则是抱着一个篮球,勉强学会了狗刨。
游累了饿了,会到湖边的玉米地偷几棒玉米烤着吃,大家围坐在一起,身上带着未干的湖水,啃着透着清香的玉米,说着、笑着;跑着、闹着。
池塘边有个木材加工厂没有围墙,我们时常把宽大的木板拽到池塘里,躺在上面,惬意之极,既可以享受水中的凉爽,还可以沐浴温暖的阳光。
池塘不时游来鸭子,我们中有的淘气抓住鸭子潜入水中,把鸭嘴插入湖底松软的淤泥中。
在少年的记忆里玩的时光总是匆匆而短暂;夕阳西下,晚霞尽染,总会有孩子的父母来塘边召唤"回家吃饭了"。
菱角熟了,这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无私馈赠,剥开硬硬的外皮,里面是白嫩的汁肉,晶莹滑润,既可以当水果,也可以用来充饥。
其实,对比这些我们更喜欢的是抓鱼。
我们的方法简单且原始,就是用一个玻璃的罐头瓶子,上面用塑料布蒙住扎紧,在中间挖个洞,里面放些干粮渣、蚯蚓之类的东西,然后拴上长绳将瓶子放入池塘里,绳子的另一端拴在湖边的树枝上,我们把这种抓鱼的方法叫作——捂鱼。
做完这些,我们就可以放心去玩了。过一阵子,把瓶子拉上来就会有鱼在里面。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们又如约来到同学家里,由于下了小雨不能在池塘里玩了,但捂鱼的活动不能停止。于是我们披着塑料布来到湖边,放下瓶子。快到中午的时间,收获了7、8条小鱼,这是我们捂鱼以来最多的一次。
回到同学家里已临近午饭时间,不知谁提议,"抓了这么多鱼咱们中午可以做鱼汤喝了",大家立即响应。
没有一个有做饭经验的男孩们开始忙碌起来,烧火的、压水的(那时没有自来水,吃水需用厨房的人力压水井),有的还爬上了铁路边上的榆树去采榆树钱,说给午餐加个菜。
一会的功夫,同学家直径一米多的大锅里就盛满了水。下一步应该是放调料了,一位同学确信的说。
由于同学的哥哥当时在国营饭店学厨师,所以家里调料齐全。这可给了我们用武之地,你放些盐、我放些醋;你敢放味素、我就敢放白糖;你喜欢酱油,我得意香油;你找到了胡椒,他发现了大料......,浑红的一锅水立刻呈现在我们面前。
然后就是焦急的等待。水终于开了,我们人手一只大海碗,还没来得及凉,就开喝了,就着手抓榆树钱拌大酱,吃的热火朝天,也说不出汤的真实味道,因为从未喝过调料这么丰足的热汤。
一会的功夫,大家"水足钱饱",带着得意的神情,一边抹着满是汤水的下巴,一边一个劲的赞美自己的手艺,"这鱼汤就是鲜啊"。
该回家了,一个同学提醒到。
走出同学家的屋门,眼前的场景另我们终生难忘——门口的窗台上捂鱼的玻璃瓶里7、8条小鱼在游着,那样悠闲,那样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