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美国环境工作组发布“果蔬农残排行榜”:草莓、菠菜、油桃、苹果、桃子、梨、樱桃等被列入“农残黑名单”。
有农残 ≠ 一定有害
农残的危害跟摄入量有关,任何农药都需要达到一定的量才会产生危害。一般上市的水果、蔬菜都规定了农残最低标准,只要在标准范围内,通常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但长远来看,农残易在体内蓄积,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病、癌症等多种疾病,还会通过孕育殃及后代。
豇豆、韭菜最易有农残
韭菜农药用量较大,容易残留在叶中。豇豆也要使用大量农药,且不同成熟期的豇豆会同时打药,会导致一些已成熟的豇豆还没等到农药自然分解,就被售卖。
大棚蔬菜并非安全
大棚里通常是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反季节蔬菜生长,也适合病害虫生长。除此之外,大棚里多数都是同一块地,连年种同一种蔬菜,造成土壤中的同一种病虫害有连年繁殖的机会。如果不是采用生物防治等安全手段防治病虫害,就必须大量使用农药。
土豆比红薯、花生农残少
红薯、花生虽然在地下生长,但非常容易生线虫,而对付这种线虫的“杀线剂”毒性非常强。相对来说,土豆生虫较少。
圆白菜、大白菜比较安全
圆白菜、大白菜一般在秋季种,距离冬季上市时间较远,农残较少。且这两种菜都是从里向外逐步生长,最外层的叶子可能接触到农药,所以吃时只需把外层叶子多剥掉几层即可。
有刺激性味道的菜不易生虫
像茴香、香菜、辣椒、芥蓝等蔬菜,因为有独特的味道,病虫害少,因此农药用的也较少。此外,像猕猴桃、核桃、栗子等带厚皮的水果和坚果,病虫害更少,生长周期又长,基本没有农药残留。
不过也不可一概而论,关键还要看菜农是否按照标准使用农药。
天然野菜不打药
真正的野菜农药残留比较少,不过,只有蕨菜是真正长在山里的天然野菜,苋菜、荠菜很多都是人工种的。荠菜易生蚜虫,用农药较多。
有虫眼的蔬菜不一定农残少
有人以为叶子上有虫眼的蔬菜是安全的,实际上,也很有可能是蔬菜被虫子咬过后,刚被打了农药。
一张清单,对号入座除农残
果蔬农残分两类:一种是附着式,农残只是在果蔬表面;另一种是内吸式,农残已经渗入果蔬皮中。对于前者,可冲洗去除部分农残,后者只能削皮。
>>焯水靠谱指数:★★★★
焯水是比较健康的烹饪方式,既可以省火也能减少植物油的使用。在热水中,农药的溶解性增强,因此去除农残的效率比冷水高。
焯水1~10分钟,去除农残的效果都不错,而且并不是时间越长效果越好。考虑到营养流失的因素,建议焯水1~2分钟为宜。
比如清水漂洗“广东菜心”5~10分钟,可以去除甲胺磷残留30%左右,而焯水1分钟就可以去掉90%以上。
>>去皮靠谱指数:★★★★
对那些表层有蜡质的果蔬来说,水溶性的农药难以穿透,而脂溶性的农药一般也会被固定在蜡质层中。因此,去皮是最可靠的去除农残方式之一,大约可去除90%以上,不过绿叶菜不适用。
个别内吸作用比较强的农药,比如土豆里的甲拌磷,去皮可去除50%左右。当然,由于甲拌磷被定位为高毒高残留农药,目前已经禁止用于果蔬了。
建议:直接清洗后去皮,不用浸泡。苹果、黄瓜等果蔬去皮会流失一部分营养,如抗氧化物、膳食纤维等。
>>清水洗靠谱指数:★★★
清水浸泡、流水冲洗是最基本的果蔬清洗方式。但长时间浸泡对去除农残并没有好处。
一般认为10~15分钟的浸泡效果较好,因为浸泡时间过长,果蔬会重新将农药吸附进去。对于黄瓜、苹果等瓜果类,如果不准备去皮,可以浸泡后在流水下搓洗、擦洗。
>>淘米水、面粉水靠谱指数:★★
淘米水和面粉水均为弱碱性,这可能与其中的淀粉和矿物质有关。在弱碱性环境下,有机磷农药的去除效率比清水略高一些;面粉、淀粉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吸附作用,有助去农残。
>>臭氧靠谱指数:★★
臭氧降解农药的原理主要是氧化,它处理叶菜的效果最好。用臭氧处理20~30分钟,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的残留量可以降低60%~70%。
值得注意的是,农药被氧化后也可能产生毒性更大的物质。臭氧在室内本身也是一个污染源,因此不推荐家庭使用臭氧消毒方式处理果蔬。
>>超声波靠谱指数:★★
超声波的主要优势是去污(比如尘土、腐殖质),它能够轻松应对各种坑洼不平的表面,但它去除农残的效率并不高,需要处理1~2小时才能有较好的效果。
不推荐家庭使用小型超声波设备处理果蔬。
>>盐水、碱水靠谱指数:★
碱水理论上确实可以破坏一些农药,尤其是有机磷农药。而盐水可以通过改变果蔬表面的通透性,让它们把农药“吐”出来。
不过研究显示,要产生明显的效果,它们的浓度至少需要2%,当盐水或碱水浓度低时,和清水洗的效果并无显著差异。这意味着一升水要加20克,洗菜盆里加一小勺肯定不管用,得加一大把,但这样做既不经济也会导致水溶性营养素流失更多。
重点注意:碱水会将敌百虫转化为毒性更大的敌敌畏,不推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