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潮生处,八闽气象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近日深入福建福州、泉州、厦门等地调研,从数字经济园区到民营制造工厂,从自贸试验区到乡村振兴一线,一路问需于企、问计于民,为福建高质量发展精准把脉定向。这场跨越山海、贯通城乡的调研行程,既是对福建改革开放经验的系统总结,更是对新时代发展命题的深刻回答,为各地推动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实践启示。
一、创新破局:在数字经济浪潮中锻造核心竞争力
李强总理在福州软件园指出:“要把握数字技术变革机遇,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核心引擎。”福建近年来以“数字福建”建设为引领,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宁德时代通过“灯塔工厂”实现生产全流程智能化,动力电池出货量连续六年全球第一。这些实践印证:唯有将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才能在激烈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当前,福建正加速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以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赋能传统产业,推动“福建制造”向“福建智造”跃升。
二、改革攻坚:以制度创新激发市场活力
“改革要奔着问题去,盯着实效改。”李强总理在厦门自贸片区的叮嘱,道出了优化营商环境的深层逻辑。改革既需刀刃向内的勇气,更需系统集成的智慧,只有持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才能让市场活力如春潮涌动。
三、开放致远: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站在厦门国际航运中心,李强总理强调要“以更高水平开放促进更高质量发展”。福建外贸依存度达50.4%,实际使用外资增速连续三年居东部首位。这些成就彰显:唯有在开放中练就“借船出海”“造船远航”的硬实力,才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四、民生为本:绘就共同富裕幸福图景
“发展的温度要以群众的获得感来衡量。”李强总理在莆田木兰溪治理工程现场的讲话,诠释了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在晋江梧林传统村落,侨乡古厝活化利用带动文旅融合,村民年分红超万元;在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补偿机制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这些生动实践证明:高质量发展必须守住民生底线,让发展成果如阳光雨露惠及每个角落。
潮涌东南千帆竞,敢拼会赢再出发。李强总理的福建调研,既是方向指引,更是行动号令。从“晋江经验”到“数字福建”,从“生态省”建设到“海丝”核心区打造,福建始终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闯关夺隘。面向未来,我们要以此次调研精神为指引,在创新驱动中培育新动能,在深化改革中释放新活力,在扩大开放中拓展新空间,在民生改善中彰显新担当,以福建实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强劲动力。正如闽商精神所昭示的那样——爱拼才会赢,善为定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