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而已

暑假送儿子回老家小住。临行那天,六伯开车送我,顺路去了姑妈家。

推开房门,姑妈和姑父早已备好果盘。青瓜在瓷盘里泛着水光,姑妈剥了一个又一个嫩核桃。坐了片刻,姑妈张罗着带我们去吃饭。我走在前面,听见身后姑妈的声音:"敏敏长高了。"

我噗嗤笑出声来。四十岁的人,骨骼早该定型了。

"是我们缩了。"姑妈扶着腰,声音里带着笑意。

"不是不是,"我转身比划着,"我真的长高了。我还小着呢,还要长!"

大家都笑了。餐厅里,我嫌菜太辣,姑妈要给我点汤,我摆摆手开了瓶冰峰。玻璃瓶上凝结的水珠滚落,恍惚间又变回那个偷喝汽水的小女孩。

我吃得快,放下筷子环顾四周。两桌亲人里,姑妈瘦瘦的身子陷在椅子里,像张被揉皱又展平的信纸;姑父的背心被汗水浸湿,起身时要撑着桌子借力;六伯的背已经微驼,六妈新染的头发间漏出几根银丝。四位长辈平均七十有余,最年轻的母亲也已六十六岁。

记忆里,这样的聚餐总是热闹非凡。姑妈穿着纯色衬衫张罗饭菜,姑父的短袖口袋里装着香烟,六伯的声音洪亮如钟,六妈的红烧肉香飘十里。男人们推杯换盏,女人们端出一道道拿手菜。表哥堂姐们高谈阔论,我惦记的永远是第二瓶芒果汁。

怎么转眼间,意气风发的长辈们都佝偻了腰背?仿佛昨日的青春还未好好绽放。

那个大太阳底下替我们摘桃子卖钱的姑妈,那个扛着摄像机走路如疾风的姑父,那个理智的稳如泰山的六伯,那个能同时照应八桌客人的六妈,怎么都成了行动缓慢的老人?

从高考志愿到结婚生子,为我们操碎心的长辈们,已悄然步入暮年。

六伯送我到高铁站。挥手道别时,他站在烈日下像棵老松树。转身走进站厅,望着西去的列车,泪水突然决堤。空调冷风扑面而来,却吹不散心头的灼热。

前夜陪母亲乘凉时,我突然问:"如果能回到过去,您最想回到什么时候?"

"你两三岁的时候。"母亲摇着蒲扇,"那时没把你们照顾好......"

我喉头发紧。二十岁前我连感冒都少得,倒是自立后把自己折腾得伤痕累累。忽然想起祖母享年九十八岁,眼前这些"老人"离那个年纪,还有大把时光。

七十而已,正当盛年呢。

后来,他们顶着烈日去医院看望刚做完手术的表哥——那个在他们口中永远长不大的"娃",今年刚够五十。

今早离家时,我拥抱了和我一般高的侄女:"姑姑走啦,你要好好的。"

侄女在海的那一边,每年能见一面已实属奢侈。

她看着我点了点头。我的眼圈红了。

“等下次见面,你就比姑姑高了。”

“姑姑,你还长呢!”

我笑着捏捏她的小脸。

四十而已,还小着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顿火锅,三兄妹,两娃娃。神秘豪车,不速之客。十八年陪伴,美好的回忆欲哭无泪。走了,再也不会回来,因为两个人的世界...
    悦朗心系阅读 5,727评论 25 68
  • 2025年2月1日邓锦芸晨间杂记: 学书之路(2) 2001年,我和老杨带着八岁的儿子来到了江西农业大学附属学校教...
    岚烟lanyan阅读 1,755评论 0 0
  • 慕言自昏睡中醒来,看着绛红色的帐顶,一时有些发呆。 头还是疼,喉咙也干得厉害。她动了动嘴唇,只发出几声意味不明的呻...
    午梦长阅读 12,005评论 67 445
  • 我小的时候,还是很小的时候,当我还住在潮湿的一室一厅, 隔壁是一口大天井,类似祠堂的居住环境的时候,有一...
    豌豌in阅读 1,222评论 0 0
  •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1 见苏妍醒了,鲍勃给她端来一杯水。她接过来一饮而尽。好渴,昨晚她过生日玩...
    一根筋的列那狐阅读 3,788评论 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