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网上看到这样的一段话,一个人的成就,是在你离开人世后,有多少人还在追随你的思想,你的脚步,你的轨迹,多少人感激你,多少人赞扬你!一 个人的成就,在于你改变了多少人的生命轨迹,你帮多少人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帮助多少人被社会需要!做一个带给别人希望,带给别人温暖的人!
不由得想起最近看的一本书『世界上的另一个你』。这是一本关于爱的书。黛博拉就是一个很有成就的人,虽然对于名誉,她毫不在意。她离世后,依然有很多人追随她,她对游民的服务,感动了成千上万个人。这本书说的是黛博拉的信仰,希望与爱,她相信上帝,希望世界更美好,她的善良和坚持永远的改变了两个男人的一生。让他们的生命交织在一起,弹奏出一曲爱的赞歌。一个是她的丈夫——朗,富有的国际艺术品交易商;另一个是丹佛,这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认为露宿可以让他的生活更上一层。
整本书是通过朗和丹佛以自己的话语叙述故事,时而温暖,时而痛苦。
黛博拉是一个睿智而又善良的女人。她智慧的解决了婚姻中的问题——丈夫外遇。大度的原谅对方,然后主动提出婚姻咨询。在与丈夫外遇对象通电话时说的话让我忍不住想要竖起拇指。她说:“我晓得对朗而言,我没有扮演好他想要的妻子角色,我愿意负责”,“我想让你知道,我原谅你,我希望你能找到一个不只爱你,而且还能尊重你的人”“我决心要当一个对朗而言最好的妻子,如果我做的好,你就不会再有我丈夫的消息”。多么善良的人呐。
她的善良不仅仅在于对另一半的宽容,还有对游民的爱。她从还是流浪汉的丹佛身上看到了智者,可以改变一座城市的智者。
贯穿整本书最重要的主人公之一——丹佛,也是一个相当有智慧的人。三十年的街头生活打造了坚固而强劲的心灵,以及对底层生活的深刻了解。他虽然在街头生活的罪恶与成瘾中打滚,但他宣称在孤寂的时听见上帝呼唤。
他的『捉与放』理论深深的吸引着我。他通过钓鱼的捉与放引申到交朋友上。他说他不理解为什么白人去钓鱼的时候会捉与放。因为黑人去钓鱼的时候,能钓到东西会让他们感到很骄傲,会带回去给想看的人看,然后把抓到的鱼吃掉。换句话说,他们钓鱼是为了维持生命。透过钓鱼的捉与放。他想到了在交朋友上,他对朗说:“如果你钓来一个朋友是为了捉与放,那我没兴趣当你的朋友。但如果你要的是一个真正的朋友,那么我永远是你的朋友。”
丹佛的睿智还在于他的洞察力。有一天在和朗聊天的时候他说:“黛比小姐在机构里做的事很重要,对上帝而言,她变得珍贵。当你对上帝而言很珍贵,在此同时,也变得对撒旦很重要。”不就之后,黛博拉就被查出了癌症。
善良的丹佛整夜整夜的为黛博拉祈祷。还照顾着一个从未和他道过谢,还叫他“黑鬼”的老人—2—一个行动不便,长期腻在自己排泄物里的巴兰丁先生。为他清理排泄物。
在医生宣判黛博拉只剩下三四天的时候,丹佛对朗说:“不管医生怎么说,但在黛比小姐还没完她在世间的工作之前,她哪里也不会去,我跟你保证。”在黛博拉弥留之际,丹佛对她说“我知道对你来说,继续对游民伸出手是很重要的事,你已经尽力了,上帝告诉我的心,叫我转告你,如果你放下火柜,我会接起来,让你为游民的服务继续下去。”
书里还有这样一个细节,有一次,黛博拉问一个流浪汉:“你为什么这么快乐。”流浪汉回答道“我醒来了”憔悴的脸上眼神闪烁,“这就足够让人快乐了!”
很喜欢丹佛在书的结尾里说的最后一段话“其实每个人都不同,跟我一样不同。我们大家都只是普通人,走在上帝为我们铺好的路上。事实上,无论我们是富是穷,或是介于中间,这个世界都不是我们最后的安息之地。所以就某方面来看,我们大家都是流浪的人——就只是一步步走回家。”
这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我一直在思考着人生的意义。寻来寻去,还是觉得人活着最大的意义就是,帮助别人。从助人里边实现个人价值。帮助别人,不一定要多有钱,只要能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哪怕只是扶老奶奶过马路这样的小事或是给流浪者一块钱。眼下的社会现状充斥着各种骗子,但不排斥真正存在困难的人。就像丹佛在书里说到:“你在不了解一个人内心的情况下,不能妄下定论,你要学会如何帮助别人而不去评判他们。”当然也不能盲目的去帮助别人,而让自己陷入险境。
信仰的力量无限大。很多人说,不喜欢有些人老是以上帝的名誉做着善事。可是很多时候,唯有虔诚的信仰才能让人持久的坚持下去。不论你是信仰上帝还是佛祖,或者是其他什么,只要有信仰,就会有归宿,精神上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