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去女儿学校开了家长会,向校长亲自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校长的鼓励、打气让我们家长的心也放下了。
在冲刺中考倒计时六十三天的时候,我们家长和孩子一样压力特别巨大,中考其实比高考更残酷,高考后孩子许多都是能够读大学的,只是分好大学和普通大学而已。但中考不一样,我们的恩施高中就是整个地区的“北大清华”,8600名考生就挤破脑袋要进这个学校,的确要有以一敌十的实力才能冲刺这个学校啊!
一旦进入恩高78%的学生都能考入211、985之类的重点大学,其他的学生也是一脚踏入大学的殿堂了。而且学校的环境和条件是相当好的,连食堂都有两个,伙食相当好。
但是,能够进这所重点高中的仅仅只有少数人,大多数人是进普通高中,或者中职学校学习掌握一门技艺,再就是还有少数人踏入社会。中考真的非常残酷,特别是那些还未成年的孩子过早地进入社会这个大染缸,当然对于优等生来说也是如此。因为这次考试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第一次承受生命如此厚重的担子。
看着孩子身上的千斤重担,我其实也感同身受。小学时我的成绩很差,都是班上倒数几名的,到了初中后突然醒悟了,发奋努力,初一的期末考试成绩居然是全年级第一,从那以后,不管大考小考我都力争第一,高处不胜寒,为了保住这个名次,我成天除了吃饭、睡觉都是在学习,给自己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到中考的前夕就像是一只长期绷得紧紧的弓箭一样终于断了,那次中考只考了全年级十多名,没能夺冠,没能考取恩高,只是上了市一中,虽然那年月市一中和恩高的差别没有现在这样巨大。然而,那却是我人生第一次遭受失败的打击,至今仍记忆深刻。
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回头看看走过的路,才发现那次失败对于自己人生的影响根本不大,我的生活依然继续,我的人生道路依然按部就班走下去,没有什么关系的,一次考试而已,根本决定不了终身的。
特别是工作以后经历了那么多的考试和挑战,于是发现原来那么看重的中考不过就是一张跨入重点高中的门票而已,你将来的人生道路不是这张门票决定的,而是靠你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奋斗、脚踏实地走出来的,和门票的关系真的不大。
也许我已经人到中年,属于那种破罐子破摔的类型,对自己要求已经不高了!可是,却把满腔的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天天给她灌鸡汤,她也是不胜其烦了。孩子甚至说“你以前都不管我,现在也希望你不要操那么多心哦!”
的确,以前我对孩子的关心是不够的,居然不知道她在几班,也不知道他们教室在几楼,只知道盯着孩子的成绩看。而且我跟孩子说话的方式还常常无形之中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其实,倾听孩子讲话是给他减压最好的良方,默默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心理是最有效的方式。不要唠唠叨叨,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头上!
女儿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孩子,对于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规划,我真的不需要给她施加太大的压力,我应该做的就是给她减压。这孩子在学习上有自己的对手,她一直默默地和他竞争着。有了这样的标杆就一直激励着女儿前行,每当女儿情绪低落或者厌学的时候,就会想起她的对手,让她不断努力、奋斗。
我非常赞赏这样的良性竞争,喜欢这样的相互激励。然而,有些家长却喜欢把简单的事情想复杂,把正常的事情想歪,觉得自己孩子会不会早恋什么的!真的好可笑,在学校除了学习孩子们彼此都没有什么接触和了解,只是彼此相互激励、共同前行,这不是纯真的友谊吗?这和早恋如何扯上什么关系的呢?
即便是彼此有些好感也很正常啊!“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青春期的孩子对外界一切事物都会产生好奇心理,并对异性产生好感,这是每个孩子在成长中都会有的心理,只要不影响学习,家长又何必把它当成洪水猛兽呢?
在他们那紧张、枯燥的学习生活中又伴随着天真,浪漫和多情!他们的感情真挚而又朦胧。随着生理的成熟,他们渴望友谊,渴望与异性的感情交流。我们家长只要关注一下,让孩子把握好度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过度紧张、过度打压、严防死守。原本什么都没有的事情被家长给闹得风风雨雨的。
家长要做的真的很少,就是要给孩子空间、给孩子减压,让孩子回到家中后有一个遮风避雨的港湾,让他能够忘却在学校遇到的许许多多的挫折和不快,让他有一个放飞心灵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