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95、00后的年轻人来说,决定你能否扎根一线城市的,不是985、211,而是你父辈的财富积累程度。一线城市对于家境一般的人早已关上了大门。
听起来残酷,但这就是事实。
过年跟定居一线城市的表弟(夫妻军航工作,房子两套)聊天,说起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他说前多年毕业生都是削尖了脑袋往一线城市钻,但现在都理智了许多。
高额的房价、各种限购让人不得不望而却步。他自己也是刚好赶上了好机遇,加上岳父雄厚的资金加持,才让他很快站稳脚跟,要是放在现在,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小我两岁的堂妹,也是十多年前定居一线,跟老公都是银行职员。之所以很快买房,也是婆家的全资赞助。
本来小家是安在崇文区,但为了孩子能享受西城区的教育资源,又狠狠心花几百万买了小破旧的学区房,孩子小学毕业后转手一卖,还小赚一笔。随后又在初中边上租了个房子,卖房存款利息刚好够付这边的房租。
还别说,小小年纪,挺会倒腾的。
中国人对于“房子”的执念根深蒂固,房子、车子、票子,房子永远排在第一位。房子在哪、心在哪、家就在哪里。只有自己的房子,才是真正的家,才是生活与灵魂安放最踏实的地方。
作为一名资深北漂,环顾身边:凡是能留下来的,都是有房子的,而且至少是十多年前买的,市区的、燕郊的,再不济为了孩子上学买在了天津;而很大一部分最终还是回到了老家,在三线城市买房定居,事业重心也慢慢转移回老家。当然这是象我们这样的70、80后,属于闯进一线又被淘汰的一代。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尽管北上广有致命的吸引力,但想要“扎根”的话,如果家里没有矿、或者很多套房(一朋友就是卖了自己三套房,支援儿子留在了一线,自己却是一朝回到了解放前),还是需要慎重。
“一线赚钱,准一线或二线定居”,我很认同现代年轻人的这种思路。
不得不承认,一线城市的赚钱速度超乎你想象,年终奖20万的外甥就足以说明这一切(前面有一篇文章详细说明,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翻)。
一线城市机会多、薪资高、福利待遇好。毕业的前几年可以好好闯一闯,积累一定的经验和财富,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在打好基础之后,可以考虑到准一线或二线买房。
当然也得选择在自己购房能力可承受范围之内,同时兼顾自己未来事业的发展。建议选择离自己家乡不要太远,这样更容易适应气候环境及饮食习惯,将来也能照顾到年迈的父母。
如若是想回老家(二线除外)买房,我劝你果断放弃。因为它不仅占用了你的首套贷款名额、变现升值慢,而且还将影响你未来的生活质量,更关系到你下一代的成长。你要从你这一代开始为他创造托举的条件,助力他飞的更高,而不是跟着你被迫逃离。
说了这么多,其实一个人只要肯拼搏上进,无论把他放在哪里,都会生活得很好。没有能力的人你就是把他推上去,他依然会跌落下来。
一个人只能赚到他认知范围之内的钱。你所赚到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变现。这个世界的公平在于:当一个人的财富大于他的认知时,这个世界会用100种方法来收割你,直到你的能力与财富匹配为止。
所以,归根结底,你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用实力、用拳头来让这个世界为你臣服。
愿我们都能早日得偿所愿、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