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王阳明的学说被称之为“心学”。
由此可见,他对于“心”的认知与诠释,确实有非常独到之处,或者说,王阳明对于“心”的解读,确实超出同时代程、朱等理学的那些人,当然,也超越了后世的许多人。
因此,他才有可能自成一派。
那么,阳明心学中的“心”,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先看程、朱理学的“心”,在二程或朱熹那里,所谓“心”,其实就是一杆判断善恶之秤,即天理,正所谓“天地之间有杆秤”,说的就是这样的“心”,也就是说,程、朱理学认为,人的价值判断不一定符合天理,因此,需要通过修身的方式来逼迫自己按天理规则行事。
而这样的认知,事实上,已经把天理置于心外,即倡导人们向心外求理,这当然已经违背了孔孟所倡导“人性本善”核心思想,当然,这也是人们将这样的思想称为理学而不视为儒学的真正原因。
王阳明年轻时也曾被这样的思想所误导,但他经过多日的格竹子并且失败之后,就放弃了。
直到后来在“龙场悟道”之后,他才明白“心即理”,即一切天理皆于心内,无需外求,普通人之所以无法找到,那是因为被外在的各种妄想干扰与影响而已,一旦远离这些干扰与影响,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心”,通晓一切“理”了,这个“心”才是阳明心学所讲的“心”。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阳明心学所讲的“心”,才真正的符合孔孟之道所倡导的“人性本善”思想。
甚至可以说,秦汉之后,一直到阳明心学的出现,孔孟之道才真正地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或者说,阳明心学的本质,即“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其实就是重回孔孟之道。
进一步的说,“心即理”就是指人本来就不应该违背本心的“理”来规范自己,因为心和理原本就一致,也就是说,人的一切道德和行为、主观和客观、内和外本应完全一致,也正是因为王阳明用“心”来重新定义“理”,才一下子让人重新认识真正的孔孟之道,并把人们从理学的束缚之中解放出来,
据王阳明自己的说法,心学创立的原因,皆缘于对于今人的“心与理”和“知与行”的不对称理解,即:
“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头克倒了。需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所以,阳明心学,实际上,更关注的是道德层面的修“心”,而不是背诵各种规矩,甚至可以说,在“心学”之中,心就是规矩,规矩就是心,也唯有这样的“心”,才更接近孔子所说“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心”。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阳明心学中的“心”,其实就是理,懂得这个“心”,就意味着可能通晓一切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