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甜品的快乐无与伦比,但是有真正的去尝试去理解一个甜品的创作意义吗?从品名的解析,到种类的分别,还有味道的组合,层次的递增,触感与风味的关联,等等等等……可以把甜品尽可能复杂化的解读。我觉得是多余的,大众审美的积累与消费习惯的培养相关,僵硬的去搬弄专业,显得夹生。
好吃与不好吃,答案只有一个,人对于味道的感知,身体的反馈是真诚的。基于从小到大养成饮食习惯与地域文化差异,偏好是真实存在的,就如同空气质量一般。
嘴是消化器官与感觉器官的结合,而吃产生的快乐与不快乐都与之息息相关。舌头是味觉感知的重要器官,而通常感受得到的酸甜苦咸鲜,因人体差异,敏感度度不同。但是,又可以通过后天有目的培养,去提升感知度与准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