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爱格宣布停刊,有一群人,他们沉默了。
繁杂的工作、许多的注意事项、生存的压力,事情一件件如雪花一样在心里下了满城,忽然手机弹出一条消息“爱格宣布停刊”,一群人的眉头皱了皱,虽然很久不怎么看爱格了,但是《爱格》一直停留在记忆之中,恍然间,那些尘封着的青春回忆开始席卷而来。
阳光明媚的天气,从一堆试卷和课本里偷偷拿出杂志,面临着害怕被老师发现的刺激感,美滋滋地享受着一篇篇文章,那是学生时代里,面对单调生活的调味品。文字带领着我们走向山川异域,走到各个职业,体验不同生活,为一个个爱情的故事而高兴,而叹息。有时候虽遇见几个不好的故事,但是还是忍不住期待下一篇好的文章。我们一直前行,爱格停留在了那里,就像故乡的某个好朋友,在成长的路上走散,惋惜之余,那段美好的岁月一直在存在记忆里,温暖着如今的岁月。
前浪已经退去,后浪正层层袭来。澎湃新闻报道,不仅仅是《爱格》于10月发布停刊公告,陪伴无数观众“偷星”又“破穹”的《知音漫客》也与《漫客绘心》《漫客绘意》一道与我们相别,《意林·小小姐》早在2021年就宣布进入无限期休刊状态,还有很多杂志,连公告都没有发布,就匆匆消失在读者的视线之中。
传统媒体慢慢淡出视野,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正占据着我们生活的绝大部分空间,因其智能的推送机制和实时的讯息传递,饱受大众喜爱。茶余饭后、早起睡前,刷刷短视频,看看热搜榜,成为了大多数人的无意识习惯,QuestMobile发布,截止今年六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且每月花64.2小时看视频,一切热点资讯可以马上成为“村口”的谈资,抖音热搜排行榜第一的热度能达到接近一亿。
古代时,飞鸽传书,驿站传信,信息的传输速度也加快,从前的书信,现代的微信,信息更多、更快地呈现到我们面前,追根溯源,app的载体是手机,而手机的核心是芯片,芯片之始为电子信息技术,生产力从手工到蒸汽再到电力,随之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工业进一步发展,浪潮又该走向哪里?
我们一步步解放双手,手工到蒸汽,再到电力,一步步让我们的生活质量提高,站在老板思维的角度,也就是一个如何减少成本,更加迎合市场的角度。对于企业来说,利益是获得利润,对于大众的消费需求来说,则是满足其精神和物质的需要,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轻松”,这时代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如今来看,大部分的研究投入到了人工智能领域,从前我们查找资料需要自己手动搜索,如今,只需要对话就可以获得,以前我们需要手拿一份报纸,现在只需要轻轻在短视频软件里一滑就可以获得资讯,人类倾向于越来越“懒”,科技的发展也可看作是欲望的伸展。
短视频过后,下一个大众宠儿又是什么呢?笔者预测,应该是更加与人交互的人工智能类软件,能够实现社交、娱乐、生活等为一体,总体趋势为更好地为个人服务,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未来AI、养老行业、殡葬行业、心理行业、陪伴经济、宠物经济倾向于成为受人青睐的行业,帮助人,成为人。
对于写作者来说,日前虽然纸媒淡出,但是影视行业正火热发展,我国的电影和电视剧市场规模增大,而这些作品的底色还是文字,文字铺就一层底色,是众多作品的灵魂。我们很容易在影视剧中爱上一个角色,并且对表演者青睐,而光环效应退去,发现其魅力是我们的想象力。时代在变化,但是我们情感如一,人类是富有情感的群体,而文字,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出场,都是能够直接俘获人心的利器,那些波澜壮阔的情节,那些令我们神往的场景,都是从心出发,通过文字的载体,再以影像、声音等形式去往另一颗心。
笔者作为一个长期向往在纸媒投稿的码字人,一度向往自己的名字能够出现在杂志上,如今纸媒的没落是时代的趋势,我们不用冷眼旁观之或者唱衰,亦或是沮丧,造物主在天平上一点点拨动着左右的砝码。
对于写作者来说,如今影视行业的发展,文学作品的转化,是一个红利,可以一展宏图之,今年9月“逃出大英博物馆”短视频爆火,10月,红楼梦舞台的舞台剧广为热议,谢幕的那一刻,金陵十三钗齐亮相,拨动了多少人的心弦,网友提出让这部舞台剧进入春晚名单。在提倡文化自信的当下,中华民族的千年历史积淀的那些瑰宝,是时候从箱子里拿出来,一展风采,符合国家的政策趋势,也符合我们的人心所向。另一方面,写作发表的门槛在降低,可以充分借鉴互联网平台,来将自己的文章直接变现,如今日头条的直接变现方式,以及小红书读书博主等,亦或是将文字和视频相结合,利用好平台,加上持之以恒的坚持,亦能够找到伸展拳脚的沃土,当AI技术越来越发展,反而越来越珍贵的,是人类真挚情感,而非冰冷的像素堆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