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意义上的“无求”,可不是什么都没有时的消极放弃。恰恰相反,它是拥有之后的坦然放下,是经历之后的云淡风轻。
想想也是,你什么都没有,谈什么无求?
年轻时,我们总想要很多——想要好的工作,想要大的房子,想要完美的伴侣。这些“求”并非坏事,它是生命向上的动力。正如古人所言:“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这是人之常情。年轻时的“求”不可怕,重要的是知道为什么而求,求什么。
当我们不断成长,渐渐明白:不是所有想要的东西都值得追求,不是所有得到的东西都不能放手。这时候的“无求”,是一种主动选择,而非被动接受。
人到无求品自高。不是因为无求所以品格高,而是因为品格高了,才能看清什么是值得追求的,什么应该无求。
这种无求,是内心的丰盈后的淡然,是经历过起落后的澄明。愿你既能勇敢追求,也能坦然无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