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白狗日,说起什么是爱,我当时说:
在我的心里,
love is relationship
跟自己的关系,跟别人的关系,
跟大宇宙的关系
relationship
→
relate
→
connection
→
serve
→
experience
爱是关系。
但是话说出来几分钟后,又隐隐觉得不对,
反省自己说的话,发现自己的说的“关系”
这个词,有点偏终于结果、而忽视了因。
然后我抽到了“懒惰”这张禅卡。
在我心里突然有了一幅
善果,恶果、善因,恶因的交叉着的画面。
这里的善与恶,只是一种基于约定俗成的粗劣的划分,
善果即是资粮、财富、福德、富足的享受、正在相爱的关系、被人支持、帮助的状态。
恶果即是贫穷、受困、危险的关系、没有人缘、没有财富、没有相助的贵人。
善因即是德,是可爱的能量,是创造和谐相爱的关系的原因,是一种历经沧桑后的老人的心智圆熟的,与天地万物、与自己和谐相爱的、成熟的、好奇的、喜欢的太阳一般光明的德心。
恶因即是一种相对于善因的不成熟的对大宇宙的观感,这些观感就比如,对大宇宙的不信任、觉得这个大宇宙好像是讨厌我的、觉得我是错的我是个loser、害怕犯错、总之是一种充满着批判的面对万物的面貌,是一种黑暗的能量状态。
当我知道我是因,我与万物起源为一,就不会有“怕”这件事,
但是当我与果认同,与这个“生命的一时现象”相认同,与“对果的享受”相认同,就会怕,就会无力,就会贪恋,就会“上瘾”。
但是“语言”本身是一个能够描述结果、但是却不太好讲清原因的东西,所以话一说出来,就有种侧重于结果的感觉,所以还要少说,多做,做才是因。
(在中国古代的看法里,人活在天地之间,
“天、地、人”加起来叫作“三才”,
“地”是有形的物质世界——果,
“天”是指向一个看不见的世界——因,
是物质宇宙之外的一个更高层的世界,或者是西方说的“上帝”。
是那个看不到、摸不著、形而上的世界,这个形而上的世界,能量的世界。
同样的,「天和地」可以同义于「阳和阴」:
阳,是能量的、意识的世界——因,
阴,是物质的世界——果,
而人类,就夹在这两个世界之间,既有物质的肉身,有能量的意识。
比如说,物质的身体叫作阴,能量的身体,或者说灵魂,叫作阳。
阳就像火,阴就像火映照在屏幕上的影子。
在《塔罗冥想》里,也提出一个词,
“灵性上的淫乱”,
指的是活在无意识而无觉知的超验层次,
选择了蛇的现世而非上主的世界。
也就是在因与果的选择中,选择了果的体验的淫。)
再回到那张禅卡,“懒惰”。
这张牌里是一个放松的男人,看起来就像是走到人生最满意的这一刻,他很陶醉在自己的好运中,他觉得故事已经到结局了,所得的成就和幸福是他应得的,毕竟为了这一天,他之前已经付出了许多努力和心血。他不再保持警觉、也不再往前进。
这个画面从一开始的感恩,演变到他的注意力都放在他目前的幸福生活上,不想再冒任何险,也不想再面对其他挑战了。太安逸的日子,长期下来瓦解了斗志,他觉得一切必须要长久维持下去才合理,这种满足反而削弱了他的力量。
但是,人是没有终点的,只有死亡才能把你的幸福凝结在这一刻,只要活着,人生就不会是终局,你永远要为下一个改变做出空间和预期,
预则立,不预则废。当为踌躇满志。
每一次的成果,都只是下一段旅程的基础。
将自己与阳的世界的源头的因分离,而与阴的物质世界的果相认同,与“结果”相认同,就会造成这样“淫乱”的结果。
相爱的关系,那个果的因,才是爱吧。
关系就是镜子、就是体验、就是果。
果是用来服务于觉醒的。
本末倒置、梦想颠倒、执相执果,就偏离了重心了。
(但是这样说归这样说,
能做出结果的人肯定是有真实实力的人啦,
能做出实事的人肯定比空嚼舌根的人强,
所以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因果本是一体,也没问题。)
那么,怎么、怎样、如何、才能回到因呢?
方法本身即是果,
如何、怎样,本身就是方法,就是果。
所以是很为难的。
但是,可以通过观察自己是如何本能地用恶因造恶果,
来明了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当从对自己果阴上的认同关注,转移到因阳上的神性的圆满创造,
黑暗的能量在阳的世界里转化为光,
这事就成了。
如果用五行角度来看的话,木魂偏重于果,善则欣,恶则怒……
这部分以后有机会再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