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候的慌张,是因为不了解自己;
而很多中年时候的恐慌,是因为太了解自己,以至于看到了自己的天花板。
上周,公司一个95年的同事问我:
圈圈,我觉得自己的个性不那么受欢迎,在社会上有点吃亏,要不要重新塑造一下自己的形象呢?你之前说你有社交恐惧症,但现在我看你好像什么都能搞定,是不是也在扭曲自己呢?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刚好也年底了,索性来写一写过去的故事。
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从不自信到做自己,再到看见自己的局限性,所经历的几个阶段:
一. 意识到要“做自己”
刚毕业那年,事业、爱情双失意,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男朋友也分手了。回首大学四年,好像什么都记不起来,什么也没学到,也什么都没留下。
很多人在进大学的时候,接触到其它省市的学霸,都会有强烈的挫败感,但我后知后觉,直到毕业后才发现:自己成绩没有很出色、社团没参加过一个、实习经验也没有、人脉资源也几乎为零。
我把生命中最宝贵的4年浪费了,而且再也不能回头。
那时候,我不断怀疑自己:我是不是很差劲?我这辈子,是不是就此完蛋了?
有好几个月,我每天下班回家,就关在房间里想:为什么会这样?每天一直想到1点还不睡。
蹉跎了几个月,终于有一天,我下决心要重塑自己,不能堕落下去。
我仔细看看那些混得不错的同学,发现自己最大的问题是太特立独行:因为不喜欢社团的氛围而选择不加入,因为太喜欢安静而被前男友说不热情,因为不喜欢跟人打交道而错过很多机会和资源。
那时候觉得,我不突破已经不行了,我得把自己塑造成一个适应社会的人。所以,我开始混圈子,开始附和别人的想法,开始努力让别人觉得,我跟他们是一类人。
之后,我误打误撞进了咨询公司,就愈发觉得,自己这种伪装,虽然有点累,但非常值得。
进公司没多久,有个同事给了我大老板的MSN(我们不在一个城市),我加上之后,有天晚上快1点了,发现对方都在线,就开始尬聊。
聊到我对某个产品的想法时,她很感兴趣,认真地跟我讨论了这些建议。我诚惶诚恐,把所有对业务甚至对团队的想法都告诉了她。
之后,我们又在MSN上交流了几次。
再之后,她来出差,我们一起吃饭的时候,她突然问我:Sarah,我觉得你是个很有想法的年轻人,但为什么,我听很多同事反馈,说你没主见,还总爱混圈子?我看得出来,你不是这个类型的人啊。
我一时尴尬,也没法伪装下去,只好告诉她:我的个性并不很受欢迎,这会给我未来的发展造成很大阻碍,所以我需要塑造另一个我,一个更受别人欢迎的我。
她听完后,放下筷子,很严肃地说:Sarah,你记住,人最大的权利就是做自己。没有人需要为自己的本来面目,而感到不安。每一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工作、适合自己的朋友以及适合自己的未来。事实上,我非常非常喜欢你原本的个性。
就在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自己内心一下子通透了。我没有做任何违反道德的事情,没有对不起任何人,却因为自己的个性而感到自卑,这不是很荒唐吗?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一些事情,甚至到后来,我开始筛选客户。然后我才发现,此前的那些不顺,跟自己的个性根本没有关系。
而我之后的道路,走得很顺,成为中国区唯一连续3年的优秀员工获得者,带领团队拿了大中华区案例比赛的冠军,是公司晋升最快的顾问之一。
没有人需要为自己的个性而感到不安,这是我开始明白的第一课。
二. 知道“做自己”跟“顾他人”之间
不是非黑即白
之后的几年,倒也还算顺利,越来越放飞自我,直到结婚。
本来以为,结婚跟恋爱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但是我错了。结婚意味着,我再也不能做自己。
比如,晚上加班的时候,接到电话说怎么还不回来,只好放弃写了一半的报告,开始往家赶,第二天一早爬起来,重新把断了的思路捡回来再写;
比如,我经常乱扔东西,但我先生不能接受衣服扔在沙发上,所以我每天战战兢兢,回到家再累,也不能由着性子,得把换下的鞋子摆正、衣服挂好、围巾放到该放的地方,才敢坐下喘口气;
比如,我在生活中是个毫无计划性的人,随性而至,但他喜欢一切都规划好,所以出去玩的时候,我必须在固定的时间起床、吃计划好的餐馆、去路线图规划的地方……
后来某次去日本旅行的时候,我终于彻底爆发了,改签机票一个人回上海。我开始觉得,结婚可能是个错误,像我这样自我意识强的人,大概更适合单身。如果我被婚姻困住,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情,那我就不是我了。
纠结了一段时间,我出差去了。结果某天一早接到电话,说我妈妈突然在家里晕倒了。
我急得不行,但一时又回不去,我先生说:你放心吧,我已经把妈妈送到医院了,没什么大碍,我请好假陪她挂水了,你在外面尽管放心。
那一刻我意识到:原来任何人的人生中,都不可能只有“自己”。无论父母还是伴侣,抑或是闺蜜兄弟,他们都不可能跟你100%同步,所以你不得不迁就他们。但也正是如此,你的人生有了牵挂、看到了自己以外的世界。
仔细想来,虽然每次旅行都需要按照计划进行,但也因为有了计划,所以能够吃上口碑最好的餐馆,因为有了计划,总能在人少的时间段去到喜欢的地方,以及,因为有了计划,也不用像一个人旅行那样,不是误机就是忘记订酒店。
一个已为人母的朋友,给我看过一首诗,叫做《牵一只蜗牛去散步》,虽然讲的是子女教育,但用在家人朋友身上也很合适: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
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
蜗牛已经尽力爬,
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
仿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吗!”
……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呢?
“上帝呀!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静。
……
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
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
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
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
我们的父母、伴侣、朋友,虽然跟自己的性格、价值观都不完全一样,但也因为这种不一样,这时候我们才有机会,透过他们看到更多的风景,看到这个世界的另一面。
而看到更大的世界,本来就是让我们活得更明白的必经之路。
三. 知道哪些机会属于自己
而哪些机会只能放弃
当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做自己,以及什么是责任的时候,你会有一种错觉,觉得自己的人生一下子通透了,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了,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了,能够应对任何事情了。
而且我从小就信“人定胜天”,当然很多事情最后也的确能够胜天。比如说吧,我之前有社交恐惧症,但最后,还是把一份天天跟人打交道的工作做得很好,而且比其他人都好,这不是人定胜天,又是什么呢?
但创业以来,我逐渐发现,每个人都是有边界的。
为什么?因为一个人未来能否成功,有几个因素,包括他的驱动力来源、价值观以及人脉资源等等,这些因素往往是没办法改变的:
驱动力:我曾经跟一位个人IP很强的大V聊过,他说自己很喜欢讲课、演讲,但是一想到公司化之后,需要思考商业模式、管理团队、处理对外关系,就觉得头大。
我说自己作为一个小V已经让我感到不安了,如果我只有个人品牌、而最终未能做成一家伟大的公司,我的人生一点成就感都不会有。
我们在年轻的时候,不跟从内心,是没有太大关系的,因为那时候工作也不难,并不需要那么大的驱动力。
但越往后,尤其是创业之后,面对巨大的压力、孤独感和焦虑,如果这件事不是自己想做的事,就会驱动力不足,那就很难走到一定高度的。
所以在这种驱动力下,最终他注定要做一个大V,而我注定会为创业而奔波。
价值观:创业的每一天都充满着对人性的考验,无论是如何对待员工,还是给用户什么样的产品,抑或是选择跟什么人合作,都是如此。
我后来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选择教育行业。因为我对影响他人这件事充满热情,我对做一个让世界更美好的产品充满激情,我们的每一门课程,哪怕是跟最牛的老师一起开发的课程,我都会一字不漏地看一遍然后提出很多建议,我们早期用户的反馈,每一条我都会读。
想象一下,如果我做的是一个销售导向型、而非产品导向型的企业,这种做法,大概现在已经死无葬身之地了。
交到怎样的朋友:工作的刚开始,往往只需要自己能力够强,就能成功。但是越往后,到了高层,甚至创业后,你会发现,个人能力对于结果只有一小部分作用。
大多数情况下,你需要跟别人合作,这个别人,包括团队、合作伙伴、投资人等等。
而人跟人的合作是怎么达成的呢?还是跟你的性格、价值观、经历有关。你是怎样的人,吸引来的就是怎样的人。
为什么我们会说,企业文化跟创始人的天性有很大关系,因为相似的人相互吸引。
到了这个年纪,基本上我跟一个人见面的第一眼,就能判断他跟我是不是一类人、我们以后会不会合作。
所以,当我对自己的认识越来越清晰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的更大可能性,当然,还有局限性。
所以很多人到了中年会开始恐慌,那种恐慌跟年轻时候的慌张是不一样的:年轻时候的慌张,是因为不了解自己;而很多中年时候的恐慌,是因为太了解自己,以至于看到了自己的天花板。
当一个人成熟到足够了解自己的时候,有可能他会变得更加充满期待,因为他知道自己离理想原来很近,但也有可能,他是绝望的,因为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实现那个理想了。
四. 明白真诚是最大的套路
如果你对自己、对别人都有足够的了解了,你就会发现,用一些套路,能够更快地达到一些目的。
比如说,你能够看出一个人不开心,那么就可以避免提及尴尬的事,投其所好;
比如说,你发现一个员工工作不积极,可以想想他是不是不稳定、要找备用人选了;
再比如说,你听到有人私下讨论我的一些莫须有的负面事件,可以假装没听到,然后找机会给对方一点颜色看看。
……
很多所谓职场书籍,也都是这么教的。
但是,这么做就错了。
我以前的工作里,经常帮企业做一件事,就是看人。比如说,某个企业要提拔一位高层,在几位候选人之间犹豫不决,而高层岗位如果用人失败,机会成本是巨大的。
所以,有时候他们会找我当测评师,跟候选人相处几个小时,扮演他的下属、客户,问他很多过往经历等等,来综合判断他是否能够胜任这个高层岗位。
这事儿有个核心就是,要判断对方是否在伪装。就好像面试一样,很多候选人都会伪装自己,更不用提,到了这个层面的人,都是城府极深的老司机。
但我后来发现一个现象,就是,那些能力越强的人,对人越是真诚,他们会毫无掩饰地展示出自己的不足,而很少玩套路。
玩套路,其实是最大的消耗。
因为人跟人之间的交往,是相互的。比如说,当你跟一个人刚认识的时候,他请你吃了顿饭,你下次也会请回来。但是,如果他是AA,你可能下次也会AA。
总之,他人如何待我们,我们也往往会如何待他人。所以,如果你跟别人玩套路,只要别人不是傻瓜,他也会反应过来,跟你玩套路,这样你来我往,就会产生巨大的消耗。
甚至于,如果对方是个聪明人,都懒得跟你玩套路,直接就不跟你玩儿了。
所以,我所见到的真正的聪明人,无一例外都是真诚的。如果到了一定层面,你交往的对象并不傻,其实真诚才是最有效的套路,才能帮你跟对方建立信任,最终达成合作。
写完这些,我突然觉得,人生真是太有意思了,每个年龄段都有自己的精彩,你对自己、对世界的认知也在不断提升。
想起前段时间,大家都在讨论“中年如何不油腻”的问题,提到的都是运动、穿衣、学习等等。但在我看来,这些都不关键,最关键的应该是——
人到中年,能跟自己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