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提到女人与掌权,自然会想到汉朝的吕雉、唐朝的武则天,清朝的慈禧!
这三位女人在她们所处的朝代曾经权倾一时,武则天一度坐上大周的皇帝,而慈禧更是以大清老佛爷自居!但是,细究起来,三人对权利的渴望及执政理念又有所不同。
嗜权如命、过一把皇帝瘾,在这一点上,武则天与慈禧有共同语言!
吕雉掌权时扶植出一个吕氏外戚集团,武则天掌权时扶植出一个武氏外戚集团,扶植外戚集团这一点上,吕雉与武则天有共同语言!
慈禧掌控大清政权近48年,但始终没让娘家人当大官、掌实权,在对待娘家的女子与男子方面,慈禧也分别对待,由于慈禧的提携与关照,她的三位娘家侄女均嫁入爱新觉罗氏,但是,慈禧并没肆意提携叶赫那拉氏族人,娘家的弟弟及侄子,在一定程度上说,慈禧刻意平抑他们的发展,因此慈禧时期,清廷中没有外戚集团,在慈禧生前没有爱新觉罗宗室与叶赫那拉氏外戚之间的你死我活的权势斗争。
相较于吕雉、武则天薨逝后,外戚集团被血腥清算的结局,慈禧对待娘家人的态度所形成的结局,可以用圆满二字来诠释!
那么,慈禧为什么没有学吕雉、武则天,扶植自己的外戚集团?
慈禧缘何一方面提携娘家仨侄女另一方面却平抑娘家两位弟弟?
总体来说,对待娘家人的态度,慈禧究竟有什么高明之处呢?
解释以上问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起:
一、大清祖制严禁外戚干政,这是让执掌大权时才20多岁慈禧不敢冒大不韪的主要原因。
二、慈禧对待娘家可利用的女子与男子,采取不同的运作方式,总体遵循的原则是,避免产生外戚集团。
慈禧是叶赫那拉·惠征的长女,下有照祥、桂祥、福祥三个弟弟和妹妹婉贞。
慈禧真正掌权前,其父惠征、大弟弟照祥已经过世,光绪登基,慈禧成为皇太后后,其二弟桂祥的爵位是承恩公,不过这个爵位并非拜慈禧所赐,而是顶替他兄长照祥的(慈禧成为太后后,依册封皇后的规定恩典皇太后的家人,由此慈禧之父惠征当晋封承恩公爵位,因其父惠征早已过世,于是由慈禧的大弟弟照祥顶替。)
桂祥的资质平平,除顶替亡兄当了承恩公之外,还当过一任镶黄旗副都统。不过,清朝的这类副职大多是“荣誉”职务,有衔无实权,只是拿俸而已。
再说慈禧的三弟福祥,福祥天资不敏,对自己也没有更高的奢望,只是安分守己靠钱粮过日子。
照祥早亡,膝下没有子女,不知为何,福祥与照祥一样,膝下也没有子女。唯有桂祥膝下育有三女两子。
纵观清末慈禧掌权的这段历史,桂祥、福祥因为资质平平,所以,慈禧没有刻意提携他们,或许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慈禧原本对于扶植外戚集团没有太大的兴趣!
不过,慈禧对待娘家的女子却是另一番情形。
经咸丰赐婚,慈禧的胞妹婉贞成了醇亲王福晋,且为醇亲王奕生子载湉,即后来的光绪。
且不论咸丰的赐婚是其对慈禧生子的恩赏,还是应慈禧所求,不管属于那种情况,总之,婉贞成为醇亲王福晋,是沾了慈禧光的缘故。
仨侄女的婚事尽由慈禧安排:
大侄女静芬在慈禧的操纵下嫁给了光绪,成了隆裕皇后。
二侄女静芳嫁入孚郡王府,成了贝勒载澍的福晋。载澍是近支宗室,后奉旨过继给咸丰九弟孚郡王为嗣。孚郡王殁后,载澍承袭了贝勒爵,得以住孚郡王府,也就是说在慈禧的疼爱下,二侄女静芳成了“九爷府”的福晋。
三侄女静荣嫁给了载泽,载泽也是近支宗室,享公爵爵位。
慈禧的胞妹婉贞成了醇亲王福晋、慈禧让大侄女进宫,让另外俩侄女嫁入宗室,其本意就是让胞妹及侄女们远离她小时候过的苦日子,一辈子享受荣华富贵,绝无其它政治企图。
即便是自己的亲弟弟,也是遵从知人善任的原则,量才适用,将平庸的他们拒于真正的权势之外。
相比之下,在用人之道上,慈禧确实比吕雉、武则天技高一筹!
而慈禧之所以如此做,就是避免外戚集团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