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一生最推崇的品质就是“有恒”。曾国藩一生不断强调恒之重要性,他说:“有恒为作圣之基。”他在写给几位弟弟的信中说:
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要做到有恒,当然很不容易。曾国藩说:“极耐得苦,故能艰难驰驱,为一代之伟人。”曾国藩也经常遇到熬不下去的情况。在这个时候,他只有一个办法:以强悍的蛮劲打通此关。他以练习书法为喻,说明人在困难、倦怠、麻木面前应该如何做:“(写字写到)手愈拙,字愈丑,意兴愈低,所谓困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习字,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晚年,曾国藩总结自己的人生体会说,人的一生,就如同一个果子成熟的过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人的努力与天的栽培,会让一棵树静静长高,也会让一个人慢慢成熟:“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人但有恒,事无不成。很多人之所以在学习上,在生活上无法取得成功,就是因为缺乏恒心。人们往往喜欢追求快速实现目标,学了几天的演讲,就想口若悬河;运动了几天,就想达到减肥的效果。几天后没有实现目标,就说这些方法没用,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艰难积累的过程。
2019年1月底选择开始练字,十几年没有摸笔的我对写字已经变的很生疏,同批学习的小伙伴中很多都比我当初优秀。基础比别人差,没关系,我可以慢慢来,相信坚持的力量。一个月的学习时间很快结束,优秀的人变得更加出类拔萃,我的进步却非常的缓慢,此时唯一能做的就是每天坚持不断的练习。
3个月过去了,当我再次来到群里询问大家的时候,很多的小伙伴已经放弃了练字,有因为忙碌而放弃的,有因为离预期的结果相差甚远而放弃的,而我依然在默默的坚持着,花了3个月达到了他们当初一个月的练习水平。如今8个月过去了,群里早已无人问津,也许会有个别的小伙伴在默默的坚持,但是我想绝大多数人肯定都已经放弃了。因为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能够坚持的人不多。
网友曾发表评论:如果每天坚持认真练习3-5小时,一般需要8-10年就能成为所谓的书法家,但学习书法是一辈子的事儿,不能急功近利。否则,不可能有所成就。现在的书法家多于牛毛,大概就是急功近利的效果。是的,书法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它是一种长期的积累。这就要求我们沉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的踏踏实实的学习。
240天的磨练,虽然我现在的书法水平也挺一般,但是比过去的自己已经进步很多了,练字成为了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一日不练就觉得浑身不自在。同时练字也磨练了心性,培养了自己的坚持力,以后面对各种学习我都相信自己能够长久的坚持下去。
都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幼苗不经历风霜洗礼怎能长成参天大树;雏鹰不经历折翅之苦,怎能搏击于万里苍穹?坚持是星星之火,能点燃人生的灯;坚持是灯,能照亮前进的道路;坚持是道路,能引导你走向胜利。
相信一句话:坚持就是胜利!只要坚持不懈,不论是什么事,一定都能办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