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们计划早上要写完一个方案,来到公司,刚坐下,马上就要开始例会。刚开会例会没多久,突然同事又开始拜托你帮他做一件事情,你又去忙了一会,然后去喝了两口水,在洗手间待了一下,接了两个电话,发现已经快到点外卖的时间,点完外卖心里惦记这餐什么时候到?结果中午一下子就结束了,但是方案还没开始写,而且一天早上发现自己没有做什么重要的事情。那怎么样让自己集中注意力,专注做好一件事情?其实可以用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到底是什么?一个25分钟的番茄钟,做完一个番茄钟以后休息5分钟,这就是番茄工作法。
那番茄工作法有什么样的好处呢?我觉得可以总结一下几点。
第一,专注。
番茄工作法能让你更加专注。我们现在经常会被很多的事情打扰,例如手机经常推送一些消息,让你欲罢不能。你的同事也会经常打扰到你,又很多家里的琐事也需要处理。那怎么样变专注?其实只要在25分钟以内做好一件事情,就会获得心流的感觉。之前有一篇文章提到了心流。一旦有了心流,你的学习效率会更快,做事情也会更好效果。在没使用番茄工作法之前,我发现年龄越大,去越难集中做一些具体的事情。为了让自己变得专注,我想到了用番茄钟。番茄钟像一个紧箍咒一样,让我瞬间变乖,这样就能静下心来做一些事情。
第二,休息。
番茄钟其实有个特别的地方,强制休息。无论你喜不喜欢,超过25分钟,你必须停下来休息5分钟。我们喜欢一直钻研在同一件事情上面,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有时候一做就是几个小时。但实际证明这并不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最好的方法是专注一段时间,调动意识来处理工作。隔断时间休息一下,补充能量,让意识切换成潜意识,开始适当的放松。这种学习方式最好,但是如果没有用番茄钟,我们其实就很难刻意让自己休息,用番茄钟就知道什么时候该休息了。
第三,降低难度。
如果要考试、看书或者要做一件大事。通常需要很多步骤,而如果难度非常大,你可能会被困难给吓到。专注在番茄钟之后,就会发现变得很简单。因为你已经把任务进行拆解,你把大的任务都变成了一个个的番茄钟。那就更容易实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记得2015年我骑车从深圳到厦门,700多公里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长的距离,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我把它分成很多段,一天骑行100-150公里,一共需要骑6天。然后再把每天骑行100公里分成10个10公里,上午骑5个10公里,下午骑5个10公里,我心里想10公里并不长,就是我上下班的距离而已。也就是70个10公里就到厦门了。所以设定任务的时候,可以计算一下要完成多少个番茄钟?把目标拆解完之后,完成的概率会更高,每次只专注一个小番茄会让你更有效果。
我们总结一下,番茄钟首先使我们更加专注。其次让劳逸结合。再次降低了任务的难度。拆解了目标,只需要在25分钟以内专注做好一件事情就可以。番茄钟也会有局限性,至少要有30分钟的时间,另外需要专注在某个特定的问题,如果要做的事情比较发散,可能就不一定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