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晓冉
俗话说:大路朝天,各走半边。当有这么一次人生选择:创业或是上班,我们该如何选择呢?
这是我写《一片枫叶,一个秋》的一个初衷,其中有我经历的影子,也有我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写作可以让一个人的思想做一次升华,也可以对自己的人生做一次剖析,目的只有一个:让接下来的路走得更清晰、更明白、更踏实。
三年一个质变
“走出大学校门后的第一个三年,关乎着以后的职业生涯”,此言不虚,至少在大多数人身上得到了验证。这三年,你所从事的行业和职位,你的关注点,以及你的经历,都会为你的未来打下一个基础,可以说,这是职业生涯的第一个质变。
小说的主人公晓燃,首先他是一个幸运儿,在他的生命中,收获了一份信任,这份信任给了他一个升华的机会,现实中,很难遇到这样的机会,因为现实生活中,这份“信任”,无比的稀缺,尽管这是我们大多数人心里所渴望的。
走出校门后,第一个三年的经历,让晓燃积累了一些操作项目的经验和能力,掌握了一些快速学习的方法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他熟悉了一些这个社会为人处世的规则,这是他去掌管一个平台的依仗。
这也是很多人,工作三年后,有了创业计划的原因。三年,说短不短,可以让人增长一定的见识,积累一定的经验和能力,且也能经营起一些人脉关系;三年,说长也不长,当年那种意气风发,立志改变世界的少年情怀,多少还有点留存。经验、见识、人脉、一点积蓄,加上内心的热情,创业的计划便开始酝酿了。有的成功了,更多的是没有越过0,到达1,这是从创业成果上来说。如果从个人收获上来说,不管成功与否,都是有的。
分岔路口的彷徨心里
小说的主人公晓燃,既失业又失恋,双重的打击,这是足以摧毁一个人的心里的,至少会让人在一段时间里消沉,这种情况下,一般会出现这样几种现象:
第一种,借酒消愁,让自己在酒精的麻醉中,暂时忘记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第二种,找最信任的亲人或朋友诉苦,以求获得对方的同情和安慰,在朋友的安慰和关怀中,内心暂时得到慰藉。
小说的主人公选择了第三种,把自己关起来,从书本中寻求思考的方向,以求获得内心问题的解答。当然,在前期,他也只是做了思想上的思考,并没有找到路的方向。为什么说他幸运,是因为英姐给了他一个机会,尽管他没有认识到这个机会对于他,意味着什么,但这个机会对于当下的他,是最好的选择之一,幸运的是,他接受了这个机会,开起了人生的转变。
在我们的人生当中,有很多的机会,只是这些机会的未来都不明显,甚至是一片朦胧,这就要靠我们自己的认知和勇气去辨别、去选择。
但不管怎样,能从这分岔路口的迷茫中走出来,做出选择,已经是人生的一大进步了。
最好的选择,又是什么呢?
对于自己来说,很难清楚“最好的选择”是什么,也许这就是“当局者迷”吧,因为我们太在乎选择的结果,或者说,对于选择,我们寄托了太多的期望,因此,在判断时,有了太多的负担。
这也是我写《一片枫叶,一个秋》的初衷,第二个三年到来之际,我遭遇了同样的境况,或许对第一个三年,以及当时的选择,做一次思想上的梳理,会让我有更清醒的思考,以此,在做判断时,会丢下很多不必要的包袱,让自己得以轻松地思考各种选择,寻找最佳的机会和方向。
所以,当面临新的选择时,停下来,做一些回顾,做一些思考,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做一下梳理,会比较好,至少,这种方式也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我选择的方式,是写作《一片枫叶,一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