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第50次
汝阳县实验小学陈小花
教育的挚爱 我们的情怀
学习李镇西老师《学生教我当老师》,思绪万千。他呈现两张照片,一张19岁,教育生涯的序幕拉开,另一张59岁。这两张照片相隔整整40年,这40年中,发生了什么故事?经历了生命碰撞生命的有趣教育过程;这40年,李老师出版了近80本教育著作,里面记载着他和孩子们一道成长的精彩故事。他主动向学生学习,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都是自我培养与学校培养的有机统一。
一,主动向学生学习
“向学生学习”这个观点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民主的教师,必须虚心、宽容、与学生共甘苦、跟民众学习、跟小孩子学习。只有跟小孩子学习,才能完成做民主教师的资格。还要注重师生接近,人格要相互感染,习惯要相互锻炼”。
二,对孩子的爱,能让老师变得聪明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孩子的依恋之情,这是教育修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李老师的学生“车站送行”跑着哭着,学生依恋他,他越加思考,越有了强烈的愿望,一定教好学生,一定做一个好老师。同样,李镇西老师也是通过学生获得了成长的内动力。
三,让学生成为自己的监督者、评价者、批评者、鼓励者
李老师的“毕业礼物”是要求每一个学生给他写一封信,内容是给老师提意见。特别是一个女生写到“有次犯错误,李老师批评时说我脸皮厚,真伤我自尊心,希望李老师注意自己语言,不可伤害学生。30年后,李镇西老师感谢这位学生:“感谢你教我当老师”。
四,把每一个教育难题都当科研课题
“挑战自己”,同时担任生源最好和最差俩个班班主任并教语文,学生131人。面对差距大,至少四个层次学生学生,怎么教?李老师开始探索分层教学,研究因材施教,每堂课都要准备四套教案,每天布置四套不同作业,每次检测命制四套不同试题……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
我心潮澎湃,深深感觉到,做他的学生是一辈子最幸福的事!梳理我们的故事,什么原因让实验小学的老师们缺少激情?缺乏主动向学生学习的思维行动?缺乏对孩子的爱,发自内心真爱?(还是应付学校所留任务?)
一,爱心责任
我们学校爱教育爱学生的老师们举不胜举,真正发自内心,为学校为班级为学生付出了多少?对教育情怀的挚爱又有多少?如:五年级丽丽老师突发意外,需要休息治疗,同年级9个班,减去1个,还有8位教师,谁去临时替补承担丽丽老师的课?成为了教导处难题,教导处确真体谅老师们难处,这个身体不舒服,那位家里负担重,丽丽老师的课难道不重要?非常重要!可这关键时刻,勇挑重担,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好似都成为纸上谈兵,停留在口头上……我今天聊这个话题,好似不顾情面,但细细梳理如下:1.教导处必须提前把各个年级本学年将要面对的具体人、事,罗列出来,亮化详细分工要求(如:本学期本年级若有特殊情况、突发事件者),提高团队成员的奉献精神和凝聚力;2.年级主任具有带领年级的教师通力合作做好学校的一切工作,去激励团队的每一位教师,提升团队合作能力,让每一位教师乐意去帮助队友,明白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别人其实就是提升自己。3.办公室针对目前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讲座,让实验小学全体教师懂得,带着爱心工作,爱群、乐群、利群;带着责任激情工作,有成功的渴望,不断向新的目标奋斗。



(这件事对我触动特大,我自责愧疚,首先是我们管理层面对突发事件,总想着自己担当“唱独角戏”去上课,岂不知七十多个班级,我们能上得过来吗?需要提升管理水平。学校发展要提高学生的表现、达成学校的目标,需要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需要“二重唱”甚至“四重唱”,“独唱”已经不合时宜。我们管理层得关注细节,关注每一个年级团队环环相扣,无缝对接。)
二,榜样教师在成长
昨天和今天,学校处处弥漫着图书漂流的香味,我们的新教育种子教师在成长,学品、跃娟、 李妞、会品 、红梅、马恩处处在树立榜样教师的模样!




这个图书漂流袋可重要了,你有一本书,我有一本书,那我们全班同学都拥有65本可以交换,一个年级就有五百余本可以交流兑换……




我们的“百千阅读”成果展,孩子们如饥似渴期盼着;社会实践体验,培养孩子们卓越口才……
一桩桩一件件,我们的爱心故事,教育叙事,在平凡日常生活中悄然发生着变化,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依恋教师,依恋汝阳美丽的实小,我们对教育的情怀挚爱与日俱增。
感恩遇见学生,结伴前行。
只要上路,就会遇见隆重的庆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