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结果即将揭晓,我的32岁生日也将如期而至,在今日继续反思人生的过程中,我突然想到,我那逝去的漫长的前半生,就像一条不折不扣的贪吃蛇,囫囵吞枣,贪多求全。而这一切直接促成我毫无建树的人生。
方向多变,三分钟热度
从小到大,我自诩为兴趣广泛,今天学英语,明天想作文,后天又琢磨是不是要考个FRM。结果心无常性,贪多嚼不烂。
总是在奋战一两个星期后,便兴趣全无,抛之脑后。更有甚者,兴冲冲考试报名,誓旦旦买书规划,但等到钱交了,书买了,最后又临阵脱逃。
每次搬家,总会有一大堆没拆封的参考书和过期弃考的准考证,用崭新却落满灰尘的脸,略带讥讽的嘲弄着。每当这时,我总是心里一边嘟哝着,一边飞快地放进废纸箱中,眼不见为净。
但我的内心却是纠结的,白白花了冤枉钱不说,买了书不看,报了名不去考试所忍受的心灵折磨,影响却是长久的,那就是,又一次增添了一种鄙视自己的理由。
下载无度,脑袋却空空
前几日的360云盘停止使用事件,一时让我有些慌神,匆忙去下载,却发现几百G的东西,全部下载下来,谈何容易。更可气的是,我发现里面绝大部分东西,都是我在每次突然冒出一个学习一门新技能的念头出现后,花费数日从各处搜刮来的。
但每次最多不超过一个星期,他们的命运便如同那些被残忍丢弃的书和一次次错过的考试那样,先被束之高阁,继而被遗忘。
如此,我便有些释然,罢了罢了,不要也罢,就算再历尽辛苦,花费人力网费和电脑的损耗,去全部转移出来,又能如何,该不看还是不看,该没用还是没用。
渴望成功,却缺乏耐心
曾试图get一项新技能的人都知道,从0到1的跨步是很难的,不仅仅是隔行如隔山的缘故,因为无论是从熟悉的领域试图涉足未知的领域,还是继续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深耕挖细,都会面临着极大的肉体和心灵的考验。
因为这是一种让你跨越舒适区的一种自我超越,一种探索,一种冒险。你不知道你能否达成,也不知道能达到什么高度,更不知道会遇到什么困难。
尽管你可以通过读书、高人指点、甚至靠自我摸索领悟来实现,但前方总会有未知的障碍,等着你去跨越。这时候,也许一两个星期、一两个月,甚至一两年都不能做出什么建树。这时你会如何?大部分的人可能就选择了打退堂鼓。
这样就印证了弗兰克老师的那句话‘’其实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大部分的人在浅尝辄止,看不到方向后便自我淘汰,自我放弃了。
就拿我来说,我唯一没有三分钟热度,坚持做下来的事,就是考研。本科毕业十年,报名了无数的考试,除了比较简单,不通过就面临失业危险的证券和期货从业资格考试之外,其余的考试均阵亡了,而唯一努力通过的便是研究生入学考试。
凡是考过的都知道,不单是复习时间可能要耗费数年,庞杂的参考书目和复习资料,以及每年新增的考点,都足以令人望而却步。加之一同竞争的保研生和应届生,在职复习的难度又将随之加大。
但我庆幸自己因找到了一个考伴,并在跟他的互相打气下最终坚持了下来,虽最终仍以调剂收场,与梦想的学校擦肩而过,但这个过程至今让我获益良多。
让我明白,人生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更没有什么成绩能一蹴而就。复习时的每多一点用心,可能就是卷面上做对一个选择题的分数差距,而可能就因为这点微小的差距,决定了你是进入名牌大学还是三流大学,由此你能享受的社会资源和阶层福利也将千差万别,若干年后,这种蝴蝶效应又将呈几何级倍数放大。
总结
在研究生毕业整整两年之际,我在这里总结失败的人生,是想告诉每一个看到这篇文章的人,也包括我自己,成功没有捷径,要认准方向,全力以赴,而不能贪大求全,人的精力毕竟有限。
尽管有大神可以在一个领域有所建树时,将这个过程中总结的学习经验迅速复制到别的领域,但普通人在一事无成之前,还是得先把手头的工作做好摸透了,再去考虑别的。
虽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人人都有当大牛的心,但你只有一天的耐心,成功又岂不是痴人说梦。
人人都想跟成功者学习方法,殊不知跟失败者也能吸取教训,我以30多年一个失败者的失败案例向你诉说,如能让您少走一些弯路,倒也不失为一桩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