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记(137)《中国绘画的深意》——山水花鸟都是情

作为一位日本学者,来研究中国画的绘画深意,大概会以为有点门外汉的感觉,但是从一众驰名的汉学家来看,似乎我们自己对本国的文化还不够外人来的重视。他们能够除去“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这层面纱,不仅有一些视角独特,还能站在不用的立场上看问题,去审视我们自己的文化和历史。作者宫崎法子显然没有其他日本的汉学家有名,但其选取研究的角度非常小,见微知著,而且从本书的内容看,作者所作的大多是入门级的介绍和普及为主。这样的中国绘画普及书有何和国内的书籍有何不一呢?用书中作者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对此是习以为常,反而忽略了。而且,似乎在印象中,有关中国绘画方面的普及书籍除了蒋勋的书,很难有深刻的印象,即便是蒋勋也是其名在前,书在后。在历史文化普及方面,我们还是要向邻国学习。

书主要分为两卷,山水卷和花鸟卷。这是中国画的两大传统题材,如果再要拓展还可以叙述仕女画、宗教画等,但从这两个题材已经能体会到中国文化的一脉。山水寄情,花鸟赋意,不管是哪一种题材,只要是经过中国文人的笔墨,都会或多或少沾上作者的情谊,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作者赋予作品灵魂。只有被寄托情感的作品,经过技巧的烘托,才能成为艺术品。山水画中一个最大的主题就是归隐,古人的画中,很少有画市井(出了一幅《清明上河图》就流传万世),作者认为是画家追求的是“雅”,在山水间徜徉,偶遇几个渔夫,才是高雅之举,加上乱世的动荡,报国无门,踌躇满志不得路,只能寄托于自然,寄情于山水。自然而然,归隐这一个主题就被表现出在文章中,绘画中。通过这一个远离世俗的举动,让文人志士找到了新的归属。

花鸟画和山水画最大不同在于花鸟画的普及度,按照作者的铺陈,花鸟画在千年的演变过程中,其表现的内容已经从简单的水鸟和鱼,扩展到各种花卉和鸟类:鸭、鸳鸯、白鹭、蝙蝠、莲花、葡萄、牡丹、菊花、竹子、松树、梅花等等,而这每一种具体的变化都有其一定的含义,鱼代表“余”、鸳鸯代表“爱情”、蝙蝠代表“偏福”等等,似乎每一种中国画的里事物,都有一种寓意,而且都是吉祥的寓意。由于其积极的寓意,慢慢的花鸟画演变成各种形式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各种工艺品、生活用品中,都会出现各种的类似图案,以祈求各类祝福。这也让花鸟画在传播形式上比山水画更加广泛,百姓的接受度也更高。

作者做出的总结是经过80多幅名画得出的,这些画作有些存放在国内,更多是流传在海外各大博物馆。就像敦煌在中国,而敦煌学在国际一样,我们一方面感叹这些身处异地的国宝,一方面是不是更应该深入去研究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寻常事物”,以免最后我们连身边的事物都变得陌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摘要: 色彩是工笔花鸟画的主要形式要素之一,是艺术表现的重要语言。于非闇的工笔花鸟画得名于20世纪40-50年代,...
    骆骆大方1029阅读 1,805评论 0 3
  • 中国画分类 中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汉朝人认为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称为中国,将中国的绘画称为“中国画”,简称“国...
    叶冷随记阅读 3,239评论 0 1
  • 寒假里,每天早上坐车去驾校练科目三,由于练车的人很多,每次都要等很长的时间。而在这等待的时间里,只好用手机来打发。...
    游目畅怀阅读 1,313评论 0 2
  • 工作重结果,不重过程。领导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打仗时,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明天就开始检验了,是骡子是马,马上揭晓...
    迷彩校尉阅读 144评论 0 0
  • 这两天正值高考,相信很多考生都期待通过高考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世界上每天都发生着很多不公平的事,不公平的出身,不公...
    顾小宝阅读 957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