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荀子生平:
荀况(公元前313——238年)尊称荀子,赵国人,故里在今山西安泽一带。荀子是战国末叶儒学派中具有和孟子同等地位的一位大师,是唯物主义思想家。李斯、韩非都是他的弟子。五十岁时曾经到齐国都城(今山东临淄)稷下学宫游学,三次担任祭酒(学宫领袖)。并两次担任兰陵令(今山东苍山县)。后失官家居,过着著书和讲学的生活,著书数万言,一直到死。死后葬于兰陵。他著书立说的《荀子》共三十二篇,流传至今。荀子才华横溢,与屈原共称辞赋之祖。
二、荀子的学说与影响:
1、性恶论
与孟子主张的性善论相反,荀子看来,“人性本恶”,即人天生就是恶的,无论圣人还是坏蛋都是如此。他们的区别是,圣人通过后天学习克制了恶的本性。正因为人的天性为恶,所以荀子非常强调后天的学习,途径就是儒学的礼义教化和个人的努力,使人性趋向美善。所谓“涂之人可以为禹”,就是说通过后天努力,所有人都可以成为圣人。这其实是有积极意义的。
2、中国君主专制政体的"教父"
荀子的制度设计主要体现他“王制”蓝图中,具体包括王者之政、王者之人、王者之制、王者之论、王者之法等,一个组织原则明确、部门体系完整、尊卑秩序井然、封建礼仪制度完备的官僚体制依据他的设计已经大体成形了。荀子所设计的根本政治体制是郡县制,其王者之政规定“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於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於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四海之内若一家",表明荀子要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将各级官僚的任命权、以及诸侯国和贵族的经济政策、财政收入统统纳入君主手中。从而建立以郡县制为基础的君主专制。而孔子,"吾从周",是非常向往恢复西周贵族统治政治的。
所以荀子才是秦以后两千余年中国君主专制政治体制的真正“教父”。谭嗣同说:“故常以为两千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两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惟大盗利用乡愿,惟乡愿利用大盗”(《中国哲学史资料选辑》,第350页),言辞虽有偏激,但是,汉以后的中国政治基本上是荀子蓝图的实施却是客观的事实。正是由于秦制和孔子道德思想的内在矛盾,使得秦以后“其间虽或不无小康,而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也。”(朱熹《答陈同甫》,见《晦庵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六)
3法治与德治的辩证
荀子过秦国,经过仔细考察他敏锐的发现秦治的根本问题在于“无儒”,缺乏仁义而纯用法术,于是,当李斯说秦国之兵加海内并“非以仁义为之”,而是因为“以便从事”时,立即遭到了老师的斥责:“非女所知也。”荀子又说:彼仁义者,所以修政者也,政修则民亲其上,乐其君,而轻为之死。故曰:‘凡在於军,将率末事也。’秦四世有胜,諰々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此所谓末世之兵,未有本统也……今女不求之於本而索之於末,此世之所以乱也。(《议兵》)
荀子认为表面强大的秦军“未有本统”,批评李斯舍本逐末,断言表面上战无不胜的秦军已经是与全天下为敌的末世之兵,荀子成了最早预言秦国将走向灭亡的思想家。在诊断了病症之后,他随即给秦国开出一付“节威反文”(《强国》)的药方,但弟子秦国宰相李斯哪里还能听得进去?最终秦国“一夫作难而起庙毁”,需要汉代的政论家贾谊写《过秦论》来替他进行深刻的历史反省,为时晚矣。而后世依据荀子所论,始终以法治、德治二者并举。
近代中国的政治转型是一场走出秦制以建立现代政治文明的艰难历程,要想最终跨越,荀学乃是不能不过的一道重要的理论关口。
荀子名句(必背)
1.长短不饰,以情自竭,若是则可谓直士矣。——《荀子不苟》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荀子天论》
4.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思也。
——《荀子法行》
5.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荀子修身》
6.夫大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荀子正论》
7.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荀子大略》
8.君子博学深谋,修身端行,以俟其时。——《荀子宥坐》
9.是以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为物倾侧,夫是之谓诚君子。《荀子非十二子》
10.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1.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12.厚者,礼之积也;大者,礼之广也;高者,礼之隆也;明者,礼之尽也。——《荀子礼论》
13.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
14.心枝则无知,倾则不精,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15.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中微;六马不和,则造父不能以致远。——《荀子议兵》
16.不知戒,后必有,恨复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荀于成相》
17.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儒效》
18.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19.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至诚则无他事矣。
20.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