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品有一个普遍适用的心法,叫“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意思是先做一个能用的产品,接受市场反馈,然后一点点改进,快速迭代升级。比如微信最早的版本只能聊天,后来逐渐有了朋友圈、公众号,甚至今天的小程序。
”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是我最喜欢的互联网方法论,它就像一座灯塔,指引着我前行。
对于个人而言,怎么运用它完成自我迭代呢?今天,我想就这个话题和你聊聊。
No1.技能迭代
技能迭代是最常见的自我迭代方式,我把它定义为第一重境界。
技能分为两种,一种是工作技能,一种是生活技能。技能的迭代比较简单,比如常用的office软件,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很快会从笨拙到熟练。你需要做的是给自己一点时间,耐心把遇到的问题一一解决。然后把刚学会的技能反复刻意练习,直到像呼吸一样自然。
当你有一项技能熟练掌握之后,需要做的是进行新的探索,学习新技能。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自己像开挂了一样,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最让我惊叹的技能迭代能手是许岑。他是锤子手机发布会的幻灯片总设计师,英文说得比老外还溜。同时,他的吉他技能世界排名第三,拥有自己的专辑。吉他达到巅峰以后,他开始练习钢琴,3个月后开设了自己的钢琴班。更夸张的是,他现在还办了摄影教程和炒菜教程。我上过他的幻灯片课程,无疑全国最好,甩同行几条街。
牛人只会变得更牛,而普通人将更普通。因为牛人在持续自我迭代,以至于获得了成长的加速度,越走越快;而普通人却在蹉跎岁月,浪费大好时光。
人生没有捷径可走,要想加速前行,唯有先完成技能的迭代升级。
No2.圈子迭代
自我迭代的第二重境界是圈子迭代。
成长是一个逐步淘汰原有圈子,融入更高质量圈子的过程。当你的技能升级到某种程度,会发现身边圈子的质量也在提升。小学、中学、大学、工作,每前行一步,注定有一批人永远不会再产生交集。
仍记得小时候喜欢跟一帮小伙伴搞怪,常一起爬山、捉蟋蟀、跳太阳。可如今除了几位和我一起读本科,其他的玩伴早已从我的生活中褪去。逢年过节,偶然回老家遇到他们,只是礼貌性的问好,扯扯家常,很难深入交流。不是我不愿意说话,而是语言不同,彼此都觉得没意思。
我常遇到一种情况,回到老家镇上,一位熟悉的面孔向我打招呼,可总想不起对方是谁。只好尴尬的笑了笑,问问对方的名字。对方总是回答说,我是 谁谁谁,你的初中同学。不是我记忆力差,而是高中、大学、工作,认识的人越多,忘记的也越多。
对于他们而言,我可能是他们读书时代最后的同学。但对我而言,他们只是匆匆的过客。这也许很残酷,有些人注定从你的记忆中消失。
我想,圈子的迭代仍在继续,下次遇见也许又多了一位熟悉的陌生人。
No3.认知迭代
认知迭代是自我迭代的最高境界。
我很喜欢一个类比,大脑就像一个操作系统。认知迭代的过程,就是不断升级大脑操作系统的过程。
生活中有一些人,随着时间的增长,他们对世界的理解更深,操作系统逐步更新。这部分人,每隔一段时间和他们接触,总会有新的收获。
可另一些人,他们成年以后操作系统从未更新,也从来不杀毒和打补丁。这部分人,固守原有观念,接触的事物越多,大脑的运行速度越慢,中毒越深。就像是使用老式的windows 97,来面对比特币病毒,脆弱得不堪一击。
傅盛在《认知升级三部曲》中提到,个人的认知有四种境界,分别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以及“不知道自己知道”。
每个人都有认知边界,存在不知道的事情很正常。正如宇宙中存在海量未知,科学家们花费毕生心血只能解读皮毛。真正可怕的是,95%的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好比古人不知道为什么会下雨打雷,就捏造出雷公电母在天上打架,然后心安理得的以为自己知道。这种自以为是的心态就像慢性毒药,一点点蚕食你的求知欲,直到彻底的脑死亡。
想要打破“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局限,最好的方法是阅读,比如看大牛的书或专栏。
现在是信息泛滥的时代,快餐式阅读成为大多数人采取的应对方式。这种方式的弊端在于,所看到的东西是零散的碎片,很难形成体系。我喜欢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系统的知识,获益颇多。随着阅读质量的提升,大脑的操作系统在持续更新,认知边界也在一点点的扩展。
你所看到的这篇文章,是我认知迭代的产物。
No4.写在最后的话
自我迭代的三重境界,分别是技能迭代、圈子迭代和认知迭代。
技能迭代是最基础的迭代,它决定了你在这世界的生存状况。圈子迭代是随着技能迭代自发的过程,每前行一步注定有一批人从你的生活中消失。认知迭代是最高境界,它等同于升级大脑的操作系统,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抵御病毒入侵。
曾看到一个说法,人类与黑猩猩在基因上的差异只有1.6%。可这1.6%决定了前者成为世界的神,而后者沦为实验动物。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也许远高于人与动物的差距。因为人与动物的差距是有限的,前者有意识,而后者没有。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无限的,认知的差距没有峰值,可以趋于无限大。
自我迭代是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