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勿过虚度的人生

切勿过虚度的人生

在过去,或许人们会判断一些行为是否会带来有害的影响,因为那时还不能接收到正确的信息。现在我们已经不能再有这个借口了。相反,我们已经有了足够多的信息。一旦我们知道网络上哪里可以获取到信息,我们就能通过交互关联的模式找到非常详尽的资料,这些资料可以囊括到我们这个星球的方方面面。

于是,资源有多么大的关联性,我们可用于掌握和支配的信息就会有多么的丰富。我们使用科技的方式去对世界刨根问底,而获得智识上的了解,使得我们更难以在情感上转化,去了解到原本向我们所呈现的世界。

我们现在所接受到信息,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本来能够消化的信息。

在网络上可以获取到大量的信息,都是关于一些不计其数的事件的信息,我们对此的回应,常常只是停留在它们的表面。我们须要了解的更深入。知道的更多不代表着体验到更多。

新型的科技表面上指出了我们面临的问题,以提高我们的生活。但是,如果我们不从更深的层面去认知它们的话,这种所谓的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更好的科技力,结果却常常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愚昧。

在我看来,任何物质的方式远不足以真正的丰富和滋养我们的生活,而人们之间持续不断的连接性,就能很容易的终结平淡的生活。

人类情感的交流可以平抚情绪。当我们的朋友在脸书上分享他们的喜悦和痛苦,而不是直接分享他们正经历的事实的体验,我们点“赞”,并且在我们转到另一个页面时,甚至没有一个评论。我们可能就会认为,用科技交流就是增加一些些点赞之类的调味品或表情包,最后,这就稀释了我们生活的意义和目的,却变得乏味起来。

当我观察人们现在所生活的地方,我常常觉得是科技在使用我们,而不是我们使用科技。正因如此,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要小心留意自己所应用的科技,更准确的说,就是要善加观察我们应用的科技,它是如何影响着我们的。

我们可以停下来问问自己:“它真正让我产生什么感觉?我们期望获得什么效益呢 ? 为了要有这些利益我将要放弃什么?”

我们高度的专注着面前的屏幕,使得我们丢失了自己的立场,并且极大的夸大了它对我们的重要性,把这当成了我们幸福的来源。我们对此有着不切实际的假设,我们好像真的相信,我们能够在荧屏中找到幸福,或是从周围的外在事物中找到幸福。

这真不是真相。

生活的幸福并不是从周围的事物返回到我们这里。它只能从我们的内心中生起,并且从内心散发出来。一旦我们带着不切实际的期盼,想要从技术、或是其他人和任何外在的事物去寻找幸福,我们最后只能以解决另一个问题而告终。更糟糕的是,这会让我们远离现实的真相,从健康的角度来看,远离了自然的生活。虚拟的生活就会取代我们的现实生活。

情感分离

很多朋友都跟我说,尽管他们几乎不停的在网络上联系,但是他们常常觉得感情上是分离的。

对那些在科技的发展中成长的人们,通过科技沟通是顺其自然的一件事情,但同时也深感不满。尽管他们已经与某个朋友联系,但是他们仍然急切的想通过文字或社交媒体,与其他人沟通。令人困惑的是,你的生活如此充满着互联性,你还是这么的有分离感。

我自己生长在非常不同的地方,你可能几乎难以联系到。我成长在西藏高原的一个人口稀少的地区,那里根本没有任何类型的电器。即是我们有收到任何的电器用具,但那里没有插电的地方。我不确定在家中谁像是像有块手表一样的能力。可能我父亲有,但确实家里也没有其他人能做到像我父亲那样了,我们每天的时间表不是由钟表告诉我们而决定的。 是根据自然的节奏和周围自然现象的变化来调整我们的时间。如果我们想要知道一天中的时间是几点了,就会观察太阳和影子的长度。

我们的工作不是由每天的小时数来计算,而是按照实际需要的去工作。

当有一些工作需要我父亲去完成时,他就去做。当有些工作是需要母亲做的,她就去做了。当有一些杂事需要孩子们帮忙时,我们就去帮忙。有大量的动物需要照料,于是就有很多工作要去做,没有现代的便利,但是这种自然的工作方式给我们足够的机会只是简单的呆在一起。

没有活儿干的时候,我们不会特地找其他的事情来做,好占用时间,从而让自己变得忙碌。 相反,只要有时间,我们就会自由自在的呆在一起,畅谈,讲故事,喝茶,我们常常享受彼此的陪伴。那是一种真实可触的温暖和紧密感。这样的生活方式满足了人类基本的需要。

当然了, 那是一种田园式的生活方式——一种前现代的基本的生活方式。

我早年的生活在你们看来可能就像是另一个世界,而且有时我也会这么觉得。一方面,我成长的地方如此遥远,就好像我活在远古时代。事实上,我离开那里的时间才两个年代,但是那种生活方式已经完全消失了。

在现代,典型的生活方式是父母出去工作,孩子去上学。每个人都依循着自己的日程,鲜少一家人都在家里。即使是一家人在家中坐下来一起吃饭的时间也是很少的,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变成,相互发送信息。母亲给父亲发送信息。孩子跟父母交流也是发信息。

这就是现实的情况,比较有趣,不是吗?即使在同一个屋子,更多是用电子化的交流,而不是面对面的交流。人们在某个房间发送信息给另一个房间的人,或甚是,他们在一个房间呆在一起也是如此。这意味着什么呢,你们在一起但是没有真正的在一起。 

每当你通过屏幕去联系时,你和周围的每样事物正在分离。你并未真正的在你所在的地方。你的注意力总是注意在其他地方——一个身体上不存在的人。这样,对于你身边的人来说,你就变得心不在焉了,尽管你就在他们身边。这种和他人呆在一起的方式已经不再是自然的在一起了。

科技的互联性确实已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随之而来的高昂代价是,我们常常是丢失了以自然之道他人在一起。当我们和他人在一起时,失去了在当下全然与其相处的能力,这对人们之间的关系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并且让我们脱离现实。 这是我们为网络活动所付出的很大代价。

尽管我们不是有意的总是用电子设备交流,但至少,当我们决定要怎样利用各种设备时,我们应该将这种隐藏的人性化的成本考虑其中。

我们可以看出,情感的连接已经变得非常浅薄,根本上是不尽如意的。不幸的是,这很容易变成强化自我的一种循环。因为你对浅显的联系不满足,于是就会越来越频繁的增加在网络上的活动。你试图在网络上找到更多的朋友,或者是向更多人发送信息,你希望用更多的这类联系把时间填满,于是可能就不会那么孤独。但是,当每种方式交流的质量在根本上都是浅显的沟通时,越多的这种联系就会更加的不尽如意。

空洞的交流依然是空虚的。

更糟糕的是,当表面上有这么多的朋友时,这种孤独感尤为让人痛苦。但如果你想要一种紧密感,你需要的是在现实中与朋友直接链接,而不是与脸书上的更多朋友虚拟的联系。你需要将你的心延伸至他人,而不仅仅只是在键盘上延伸你的指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