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整理自罗振宇 《知识就是力量》怎样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这代人的很多心智模式,都是考场培训出来的。考试开始铃声一响,就把考试无关的材料都收起来,认真答题,不要交头接耳。
高考结束之后,这种考试模式在你的生活中就消失了。接下来的竞争,都不是纯粹的考试。虽然它有的时候,呈现出考验的面目。
不要用考试思维去应对人生中的考验。
对于找工作,你把简历投出去之后,这不是一份考卷,招聘人员不会像你的老师一样逐字逐句判断你是对是错、生怕对你有一点点不公平。不是他不想,而是竞争者众多,特别是优质公司,这些公司的招聘人员,每天需要处理大量的简历,通过简历筛选本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那么,为了找到合适的工作,除了简历投递以外,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
合适的工作,你觉得合适,别人也会觉得合适,所以竞争必定会很激烈。你首先想到的是一个“难”字。
难的就是找到那个特定的人,看重你。或者说,把自己当作一个产品,推销给特定的人。
找工作的本质:把自己当成产品,推销给特定的人。
找到这样的人,太难。这么想对不对呢?
现代社会学的理论中有一个六度空间理论,理论指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五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所以找到这个合适的人并不难,难的是找到中间人,会不会帮你。
面对这个难题,第一招是拆解任务。
拆解任务
所谓的工作能力就是能把宏大的目标拆解成小目标。而且能够高效执行。
有着硅谷钢铁侠之称的埃隆•马斯克,有一个伟大的目标:把一百万人送上火星生活。
这是一个看似荒诞的目标,按照传统的火箭的造价,要把一个人送上火星大概需要花费100亿美金。马斯克说,现在地球上不会有出得起100亿美金的人愿意去火星垦荒。所以费用必须降低。马斯克认为必须降低到20万美金以下,也就是美国的房价的中值。卖掉房子,去火星安个家,也许真的会有100万人愿意试一下。而要把一个人去火星的费用从100亿美金降到20万美金,需要缩减4.5个数量级。对于此,即使是卓越的创业者,相信绝大多数人也会望而却步,但马斯克还是要做到。
降低火箭发射的成本,可以有四个途径,每一个途径都可以把费用降低至少一个数量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火箭重复使用而不是只能使用一次。因为火箭的制造费用占了大部分的成本。随着SpaceX实现了火箭的回收,马斯克确实做到了火箭的重复使用,使费用下降了至少一个数量级。
通过可以重复利用火箭,SpaceX可以在前往火星的差旅费中节约多达95%的发射成本。除此之外的一部分成本,还可以通过一些易行的创新技术中和掉,比如在轨道上的二次补料(把预算再降低5到10倍);在火星上制造推进剂,这样就不用随身携带返程专用推进剂了(再降低5到10倍)。另外,如果飞船足够大,还可以通过一次运载100人或更多人次的航行来缓和部分成本。
对于找到合适的工作,同样可以通过拆解来应对。瞄准一家公司,找一个在这个公司工作的人,了解公司内部的工作情况。
这时候,你首先考虑的人群就是”校友“。
你的任何一个校友,都希望这个学校更好,这样他自己也会受益,因而他有一个帮你的原初动力。
第二招是产品化。
产品化
微信产品经理张小龙的三不原则:不骚扰 不感动 不迎合
只要把产品做好,根本就不需要去骚扰你、去感动你、去迎合你。仅凭我给你提供的价值,你就会成为我的用户,而且还会主动传播。
找工作也可以通过把自己做成产品,让产品本身说话。
罗辑思维创立之初,罗振宇每天早上会在微信公众号里发整整六十秒的语音,坚持了两千多天了。有一个学生,刚上大学一年级,每天早上6点半,会将罗振宇发出的语音整理成为文字,然后发到微博上,并且一直坚持了下来。罗振宇注意到这个微博,在看到他坚持了4年,没有一天中断,就主动邀请这个学生到他的公司实习,这位学生也最终入职他的公司。
第三招是先上车 再换座位。
先上车 再换座位
Facebook首席运营官雪莉·桑德伯格初到硅谷发展时挑选了Google公司,但是谷歌CEO施密特给她的职位很不理想。施密特说,尽管谷歌还比较弱小,但它就像一艘肩负使命,蓄势升空的火箭,需要优秀的人才。桑德伯格认同谷歌的使命,并且不计较职位,于是得到了这个机会。
选择背后的动机,就是桑德伯格说的那句话:“如果有机会坐上火箭,就不要在意坐哪个位置。”
当一家公司看上了你并且你也看上这家公司之后,这时侯其他所有的条件都往后放,先进入公司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