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牌屋》PK《人民的名义》,更喜欢哪个?

对于我等吃瓜群众而言,这两个剧完全是两部完全不同的电视剧,完全无关判别高下。

《人民的名义》虽然好评如潮,但自家总觉得有些在一群矮子国产剧里拨将军的感觉。

从某种角度说,虽然是一群老戏骨参演,虽然演员们也足够努力,虽然这部剧相较于以往很多政治正确、主题鲜明,主角们高大上伟光正,反面人物头上生疮脚底流脓类的样板式电影电视剧而言,已经好了很多很多了。

别笑,也别说那种模板式电视剧都是样板戏年代的事儿,现在早已消失不见。请自行回想下每年被单位安排着去看的那些**电影,你马上就会觉得不会陌生。――我是现在想起《天河》《南平红荔》类主旋律电影都很汗的昏割线,必须说,同样是主旋律影片,人家美国人搞出来的《空军一号》《拯救大兵瑞恩》就显得象样多了,可见文化侵略真是一门难学的专业课。

一开篇,陆亦可的林华华和周正张罗着给他介绍对象,这种肥皂剧的情节在《纸牌屋》里绝对见所未见。

类似这种与主要情节进展无关的枝枝蔓蔓还有很多,就不必一一列举了,虽然很多智斗的情节都拍的张力十足,主角配角都是一身是戏,但较之《纸牌屋》里那种勾心斗角却有些不足。

更别说一些重点情节进展缓慢,拖沓不已了。比如前两集抓捕赵德汉一节。

但你反观《纸牌屋》,虽然已经演到第五季了,可每一集里都没有无用的情节。

或者说,有些看似闲笔的情节,其实都是伏笔,在后面都会派上用场。个人印象最深的情节之一,是第一季里克莱尔非要拉着安保人员进屋喝咖啡。

当时觉得这个情节很突兀,结果转眼道格就把他家门砸了,之后,之后议员家中遇袭这事很大影响了教育法案的通过。让人只有一个服字可说。

用个不恰当的比喻吧,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同样的,《纸牌屋》与《人民的名义》也如梅雨潭的绿一般,无法比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们经常需要一个人旅行,边走边看。也许是沉浸在孤独的享受中,也许是因为不小心打翻了颜料瓶。 我喜欢一个人旅行...
    06cf0bdec9e0阅读 1,313评论 0 0
  • 【话剧——阳台观后感】 1,主创:陈佩斯 2,线索:阳台 3,这绝非是一部一笑而过的戏剧。 话剧具有很强文学性。 ...
    A小蚊子阅读 2,394评论 0 1
  • 晚餐在中心与老师,商界精英以及几位同学一同在欢笑中畅谈,结束后与同学在中北校区的操场上...
    高原人阅读 3,060评论 4 4
  • 首先要问一个哲学问题:“你为何而来?” 这种时候,如果同样面对这种问题,像我们这样老实的人会变得局促不安,因为我们...
    钢蛋阅读 4,39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