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毕业证的领取,这条长长的自考之路终于结束了。2017年10月——2019年4月,一年半的时光,匆匆而过。回首过去,像是经历了一场人间炼狱。
鲁巴茅郭老曹,学不完的文学史,背不完的作品艺术,刷过的几万道习题,一次次与简答论述耳鬓厮磨,进入考场的惴惴不安,查询成绩后的欢喜与忧愁……以前不觉得有什么,现在细想起来,那些日子竟成了生命中最充实、最美好的一段时光。
01、什么是自考本科?
自考本科就是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通过本科的全部课程。不用去学校上课,时间不限,只要课程全部合格,就能拿毕业证。
自考相较于成人高考,函授,远程教育,含金量最高,难度却最大。不仅需要努力学习,更需要坚持不懈的耐心。若没有较强的自律性,则很难坚持下来。
由于高考失利,只读了一所普通的大专,与自己喜欢的专业也失之交臂。为了弥补遗憾,也为了积累文学知识,于是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
02、自考本科要考哪些课程?
每个省份的考试科目,和考试时间不一样(但基本上大同小异,差异不是很大)。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是一年考两次,一次最多报四门,考试时间为4月和10月。但也有例外,比如江苏和广东,每年可以考四次(1月,4月,7月,10月),一次最多报4门。而北京,上海每年考两次,一次最多可以报八门。申请学位证的条件也不一样,具体以自己所在省的考试院校规定为准。
我在上海考的,主考院校是华东师范大学,一年考两次,一次最多可以报八门课程。因为大专读的专业是理工科,所以要加考两门课程(专科是非汉语言文学毕业的都要加考),即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申请学位证的条件是,英语二达到70分以上,论文良好以上(70分以上)。
03、自考本科要怎么考?
1.列考试计划
很多考生往往报名时信心满满,但却没有一个很好的学习计划。往往因为某一门一直不通过,而将考试的战线拉得很长。少则两三年,多则七八年,甚至更久。久而久之,耐心磨光殆尽了,就选择放弃了。
都说自考最难,其实,难并非说的是考试题目,而是长期如一日的坚持。只要做好合理的计划,然后严格按照计划去执行,自考并没有想象中的难。
我是2017年10月开始考的。从开始报名,我就搜索了往年的考试安排,然后做了一个详细的考试计划,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全部考试,早日拿到毕业证。
对于专业课、公共课和选考课,我是有区别地对待的。
首先说专业课,每年只有一次机会,挂科就意味着要等一年,才能重新考,毕业的时间,也会相应的推迟。而公共课就不同了,每次考试都能报,也就意味着即使挂科,半年内还能重考一次。而选考的科目选择就更多了,9门选考中选择两门通过就行了。
四个多月时间,要自学好几门课程,已经很有难度,想要把每一门都复习得全面仔细是不可能的,这时候就必须有取舍。如果从难易程度和花费的精力来排序的话,那一定是专业课>公共课>选考课。
10月我有选择的报考了6门课程,两门专业课(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语言学概论),三门公共课(英语二、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一门选考(唐诗研究)。
我花了大部分的时间去学习两门专业课,然后少部分时间放在了三门公共课,最后是那一门选考的唐诗研究(只在临考试前看了一周,算是裸考)。成绩出来,跟预想的一样,过了五门,专业课成绩最好,唐诗研究毫无悬念,没过。
对于第一次的成绩,基本上很满意,同时也对下次的考试也有了更多的自信。2018年4月,我再次报考了5门。不同的是,这次有4门专业课(美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和一门选考课(宋词研究)。
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次的压力更大。尤其是中国现代文学史这一门,和加考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的考试时间相冲突,若不一次拿下,毕业的时间将推迟得更久。
于是,我将中国现代文学史当成了学习中的重中之重,然后是公认的难度最高的美学,其次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最后是最简单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选考课(宋词研究)依旧是考试前一周开始复习,临时抱佛脚,一切全凭运气。
幸运的是,这次的成绩5门全部一次性通过。并不看好的宋词研究,居然也考了70分。
13门课程(不加考的,只有11门),前2次考试已通过了10门。剩下的3门,就变得容易得多。
2018年10月,我报了3门。一门专业课(外国文学史),两门选考课(中国文化概论和唐诗研究)。选考只需考过两门就行了,虽然之前的宋词研究已经过了,但为了安心,我这次还是又报考了2门。报2门只需通过1门,似乎选择性更强,也更有保障。
成绩出来,一切都在预计之中,唐诗研究再次挂科。还好这一门无所谓,没什么影响。接下来就是准备最后一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和写毕业论文。(只剩一门时,可以提前写毕业论文)
对于已经考过三次的“老人”来说,剩下的最后一门简直轻车熟路,并没费太多的时间。倒是毕业论文花了不小的功夫,从选题、列提纲,到初稿、修改、定稿、答辩,整整用了四个多月的时间。还好遇到了一个佛系导师,期间虽有让修改几次,但要求并没那么严格,过程也算顺利。
2、学习方法
汉语言文学属于文科,大多是记忆的东西,全靠理解和背诵。要说学习方法,不外乎那么几个,看教材、做笔记、刷题、考前背诵。
首先,看教材不能盲目。
厚厚的一本教材,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看完,有点徒劳无功、事倍功半了。
对比往年的真题,不难看出,考点每年出的都大同小异。其中70%都是重复考的基础题目,虽然不是原题,但只是换个形式,换个题型而已,终归万变不离其宗。剩余的30%,出题会偏一点,考的往往是平常容易忽略的细枝末节。
你只需将最常考的70%复习透彻,考试时保证不丢分,就能拿70分以上。而对于剩余的30%,复习时间充裕就看几眼,没时间也不必死磕。毕竟,自考只是通过型考试,70分和100分,意义其实并没太大的区别,快速拿证才是硬道理。
你也许会问,怎么判断哪些才是70%常考的重点呢。做几套往年的真题,然后再对比一下考纲,就能一目了然。做真题时,要仔细全面,学会发善思维。尤其是单选,多选,每一个选项容纳的知识点,都可能是下次考试题目的变形。(而报培训班的考生,重点就是老师的课件,课件上的就是常考的重点,其它学习资料只是辅助。)
然后,记笔记,不要单纯的只是抄。
所谓记笔记,是指记忆的笔记。记说的是记忆,而非单纯的写的意思。
有的人,看上去很努力,厚厚的笔记,做了一本又一本。合上笔记,脑子里却是白茫茫一片,根本不记得自己写了什么。这就陷入了一个怪圈,浪费了时间,却做了无用功。
而我在做笔记时,就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并且屡试不爽。
记笔记时,我会先把某个或某些知识点匆匆看上几眼,迅速记到脑海里(太长的话可以记关键词),然后试着在笔记本上默写出来。如果写不出,就再看两眼,接着默写,直到能将知识点的大概默写出来为止。
默写式的记笔记,强迫大脑有目的的去记忆,比单纯的抄写,效率快得多。在一边写,一边思考,一边记忆的过程中,有效地做到了手脑并用,提高了学习效率,并且避免了精神不能集中,不断跑神的尴尬。
等一门笔记做完,你会发现,这一门知识点已经掌握了百分之七八十。剩下的只需不断的刷题,重复记忆就可以了。
再次,刷题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刷题时,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刷过以后,马冬梅。过几天,马什么梅?什么冬梅?
人的记忆是有遗忘曲线的,有些题目刷过一次两次,当时记住了,隔一段时间还会遗忘。
克服遗忘的唯一方法,就是重复记忆。只有持续不断的输入,才能保持记忆鲜活灵动。
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总结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的遗忘规律,是一种很简单有效的科学记忆方法。对学习中的很多方面,都能适用。刷题时,可以参考这个曲线的遗忘时间规律,合理的安排时间,持续不断地刷。直到看一眼题目,大脑中就能浮现出答案的轮廓。
刷题的途径也有很多,淘宝上自考通或一考通的试卷,可以买一套自己做。网站或App的题库也可以,如万题库,尚德机构等。
个人推荐手机app,方便快捷,随时随地都能刷。因为我之前是上班族,刷题全靠碎片化时间。我会提前半个小时到公司刷题,还有中午下班休息的时间,坐地铁时,晚上睡觉前,都是我用来刷题的好时间。
最后,考前背诵必不可少。
平时刷题时,我通常侧重客观题。遇到主观题往往看上几眼,只记重要的关键字词。
到考前一个月,开始偏重主观题。毕竟论述、简答、名词解释占分比例更高,才是得分的关键。
主观题背诵时,不需要一字不差的背原话。只需记清楚答案分几点,然后记下每一点的关键字句。考试时,条理清晰地用自己的语言展开论述即可。阅卷老师不会因为某些字词不是原话而扣分,只会看你的关键点。
我的学习过程没你想象中的艰辛,按时上下班,按时吃饭睡觉,并没有每天早起,熬夜的过程。
但考试前一晚,我一定会熬夜把主观题再记一遍,第二天也会早起,再过一遍。还有进考场之前等待的时间,进入考场未发卷子之前的时间,每一分每一秒我都不会浪费。
因为这些时间是我的记忆力沸腾期。压力越大,我的记忆力反倒越好。有好几次,我都是在临考前看到了主观题原题,记下了答案的关键点。等发过试卷,我把这些题的要点优先写到草稿纸上,然后再去做前面的客观题。
每个人记忆力最好的时间不一样,根据个人情 况而定。比如有的人越到考前,越放松。什么复习资料都不带,两手空空奔赴考场,依旧能考出好成绩。我的学习方法,不一定适用于每个人,仅供参考。
关于英语二
英语二,为什么我要单拎出来,放到最后说,是因为它不同于其它的学科,不是简单的背背重点、刷刷题就能过。
它根本没有重点,全靠平时的知识积累。刷题也只是练练手感,起到了熟悉考试题型的作用。所以对于基础差的,可能会有一些难度。要比基础好的,付出几倍,甚至更多的努力才能通过考试。
英语二的题型分为选词填空题,阅读判断题,阅读选择题,最后是完形填空和写作。除了写作题30分,剩下的70%都是客观题。
因此可以看出,英语二主要考察的是词汇量的积累和阅读理解能力。涉及到语法的题目,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因此想要快速提分的同学,最好的方法就是背单词、看文章,没必要拿着厚厚一层一本语法书死磕。
背单词的软件有很多,如扇贝,百词斩等。个人感觉还是百词斩好用一些。我是从决定报自考时下载的,当时测试词汇量只有3000左右。
词汇我选择的有高考词汇,高考高频,四级词汇,四级高频(自考的难度,背完这些差不多了)。为了能在考试之前背完这些单词,我定的目标是每天背100个单词。你也许会问,背这么多,记得住么?我会告诉你,上面提到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适用于每一个领域的学习。
为了有坚持下去的动力,我加入了一个百词斩学霸官方班级群,里面有许多每天一起背单词的小伙伴。群系统会自动判别每个人当天的任务是否完成,若哪天谁偷懒没背单词,就会被系统自动踢出群。
每天晚上睡觉前,总会问自己一句,你今天的单词背了吗?若还没有,赶紧滚去背,否则就要挨踢了。
就这样,每天坚持背单词,一直到上考场,我依然在群里顽强地生存着。几个月下来,词汇量也在不断增长。再次测试,已经达到了4500左右。
当然,只背单词还是不够的。为了提升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在百词斩上我每天都会看两篇文章。上面的文章,一般都不长,花费不了太多的时间。
刚开始时,只觉得读不懂的太多,很想放弃。但几个月长期坚持下来,慢慢读懂的越来越多,成就感满满。
考试前一个月,不管是刷真题,还是做模拟考试,都觉得得心应手,错误率比之前低了很多。每天坚持背单词、看文章,潜移默化中单词量、阅读能力都提高了,考试一次性通过,76分,对这个成绩还算满意。
这段学习英语的体验,不仅让我学会了坚持,还养成了每天背单词的好习惯。成绩出来后,我仍然会每天背单词,一直到现在,已经坚持了800多天。
不同的是,之前是强迫自己去做,是为了考试分数。而现在,只是单纯的想去做,单纯的为了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