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正在宿舍看书,门被推开,我抬起头,是小麦回来了,垂头丧气,精气神儿不太好。
“你怎么从学校回来了?”我十分惊讶。
“我难受,老师就把我送回来了。”语气中带有几分慌乱和不安。
“哪里难受?”一听“难受”俩字,我的心揪了一下,陪伴孩子们在异国他乡,最怕的就是生病。
“不知道。”他微皱眉头,有气无力。
“头疼吗?”
“疼!”
“还有哪儿疼?”
“肚子!”
我给小麦量了体温,正常,叮嘱他喝了一些热水,并让他上楼睡一觉,好好休息。晚上吃饭时,精神状态好了很多,我也就安了心。
第二天早晨,校车旁,我清点人数时看到了睡眼惺忪的小麦:
“孩子,你今天好些了吗?”
“不知道。”
“你觉得自己可以去上课吗?”
“不知道。”
面对小麦的一问三不知,我突然心生悲悯,想起刚到美国时每周带孩子们外出参观各种博物馆时,经常会遇到的一幕:
路还走不稳的美国小宝宝摇摇晃晃的走在前面,身后不远处跟着父母两人,不牵孩子的手,不拉孩子的胳膊,不干预孩子的方向。当孩子回头看他们时,他们会平静的问一句:“Do you want to go this way or that way?(你想去这边还是那边?)” 孩子小手一指,随即就做出了决定。
我又想到了在国内一些商场和公园内常常会遇到的场景:
趾高气扬的妈妈一手拎包,一手拉孩子,像个女王,高傲地命令着:“走这边,去那儿看看!”
孩子兴奋的跑去草地追一只翩翩起舞的花蝴蝶,后面抓狂的爸爸一边跑来一边咆哮着:“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要时时刻刻拉着爸爸的手,不准松开!不准乱跑!”
孩子一边说热,奶奶一边强迫性的给孩子套上了厚外套,嘴里还嘟囔着:“小孩子懂个啥!别冻感冒了!”
……
我不是说美国的家长就一定比中国的家长好,只是我在美国的这三个多月,不管是在学校,还是漫步在各种博物馆或公园,从未看到过因孩子不能顺从大人的意愿而大声训斥孩子的情景。我想,这绝非偶然,冰山一角的背后隐藏的是一定是中美教育观念巨大的差异。
如果孩子从小连想去哪片草地玩儿,想抓哪只虫子,想画什么画儿,今天想穿哪儿件衣服等这些小事儿都不能自己做主,那么将来我们又如何奢望孩子长大后能成为一个有主见,有想法的人?
这世上凡事都要经过持续不断的训练方能取得一些成效:你每日苦练英语,起初开口时不知遭遇了多少鄙视,才有今日与老外的无障碍交流;你清晨对着镜子化了擦,擦了化,经受了办公室一波又一波的冷嘲热讽,今日才能5分钟完成一个像样的妆容;你报考驾校学车,无数次挨教练的骂,上道后又磕磕碰碰,今日才能有着开车如同走路一般的车感;一日三餐,你天天练,期间切菜切掉了指甲,忘记关火烧坏了高价购买的锅,而现在,张罗一桌子的菜对你来说根本就不值一提……
而你的孩子,又怎么可能在从未学习过如何做决定,从未承受过因错误决定而带来的身体上和心理上的落差以及痛苦的前提下,突然就变成一个有主见,有魄力的人了?年龄的增长,只能让孩子的相貌发生变化。你的孩子,只是,看起来像个大人而已。
当你发现孩子明明已经到了一定的年龄却十分的优柔寡断,不善于做决定时,不要忙着责备孩子,回想一下,作为家长,你是否有意的引导过孩子自己做决定,是否给过孩子自己做决定的机会,是否让孩子独自去体验和品尝因为一个错误决定而带来的所有的不愉快?如果没有,那你该责备的不是孩子,而是你自己。
从现在开始,把决定权还给孩子吧:今天天气很热,可是你的孩子不听劝的非要穿一个长袖的裙子去上课,随她去吧,等到她自己感觉到酷热难耐,等到她感受到周围人异样的目光时,下次,在选择衣服前,她会记得问一下外面的温度,她会乐意的听一听你的建议。
让孩子为自己做主,即便做了错误的决定也没关系,让他去自己承受。生活中每一个小的决定都建立在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判断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每一次对错误决定后果的承受都会促使孩子进行自我分析和反思。这样反复的练习,孩子将来才会成长为一个遇事敢于决断的人。
要记住,没有跌倒过的孩子,永远也学不会奔跑。人们眼里所有的成功都建立在无数次的失败之上,而无数次失败的尝试便是反复练习的过程。而孩子的成长,亦是如此。
你每一次的喜欢,我都认真了。你每一次的评论,我都珍藏在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