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宴席一场接着一场,锦灯繁花音袅舞影,却冥冥间笃定相信自己在赶着自己寂寞的路。
而今分离不知道经历了多少,生离无数,死别亦有之。虽性情,然而挥袂洒泪之后在深夜一个人听"走吧走吧,人注定要学会一个人长大"。随后调整到自己独有的世界里,找到只属于自己的那份潇洒和独立。会从容不迫收拾行囊的那个人,面容微笑而平和,找不到一丝一毫的悲悲戚戚。
从《孩子慢慢来》喜欢上龙应台,
《目送》是作家龙应台继《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后,龙应台再推出思考“生死大问”的作品,是一本感悟性的人生之书。
我最初是在新街口新华书店遇到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喜欢上她的文字。
长长的路,慢慢地走~~
这个世界,凡有爱的事情都好办一点,怕的是恨,不是爱。
爱包围的生活充满阳光。
脚踏车经过一片花开满地的平野,将车往草地上一倒,就坐下来,蒲公英年年都有,孩子那样幼小却只有一次。从妈妈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难;难得的是妈妈会蹲下来,保持和孩子一样的高度看世界——我们是一样的生命,我们彼此尊重,我们一起成长。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再之后《亲爱的安德烈》带回家。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给你意义;第二,给你时间,你的工作是你觉得有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你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你就比较可能是快乐的,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你一定要离开才能开展你自己,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无法表达自己的人──不论是由于贫穷,或是由于不自由,或者单单因为自己心灵的封闭,而无法表达自己的人,我最同情,因为我觉得,人生最核心的“目的”──如果我们敢用这种字眼的话,其实就是自我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