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经·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吴澄:冲字本作盥器之虚也,或疑辞不敢必也。道之体虚,人之用此道者亦当虚而不盈,盈则非道矣。渊,深不可测也。宗犹宗子之宗,宗者族之统,道者万物之统,故曰万物之宗。似者亦不敢必之辞也。○冲直中切。
原成:道冲,而用之又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
原成:冲,犹言运动。凡物皆是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故曰“道”沖而用之。凡运动必然产生结果,故曰或不盈。
渊者,犹言“无”运动也。“无”运动做为“道”的组成部分,为万物提供发展变化的动力,故曰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吴澄:挫,摧也。锐,铦也。纷,纠结也。解,纠结者以觿取其锐也。凡锐者终必钝,故先自摧其锐,以解彼之纷,不欲其锐也,则亦终无钝之时矣。和犹平也,掩抑之意。同谓齐等与之不异也。镜受尘者不光,凡光者终必暗,故先自掩其光以同乎彼之尘,不欲其光也,则亦终无暗之时矣。夫锐者必钝,光者必暗,犹盈者之必溢,道不欲盈,故锐者摧之而不欲其锐,光者和之而不欲其光也。其锐其光二其字属己,其纷其尘二其字属物,旧解作一句一义者非,此四句言道之用不盈也。湛,澄寂之意,道之体虚,故其存于此也,似或存而非实有一物存于此也,此一句言道之体虚也。○夫音扶。
原成:挫其阅,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
原成:不以好恶之心为导向的主观意志做为万物的唯一标准,故曰挫其锐。以“道”做为万物的唯一标准面对社会关系,故曰解其纷。思想上接受凡物皆是有差别的存在,故曰和其光。不以好恶之心为导向的主观意志去消除万物的差别性,故曰同其尘。
湛者,犹言“有”运动。“无”运动烈度超出限度,通知并请求“有”运动如实地将“无”运动产生的不可见结果呈现出来,故曰似或存。
同“虚心实腹,弱志强骨”类似,吴氏对“挫锐解纷,和光同尘”亦是用字面意思来解释,失去了老子原义。老子以极其形象化的语言来阐述“道”的抽象特性,所以在理解老子本义时,要把老子形象化的语言抽象出来,以获得老子对“道”的理解。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吴澄:吾不知谁之子,问辞也。象帝之先,答辞也。子,父母所生者。象帝,天也。象言天有象,帝言天之主宰也。谓道果谁之子乎?天先乎万物,而道又在天之先,则天亦由道而生,无有在道之先者矣。
原成:吾不知谁子也,象帝之先。
原成:“道”与万物类似“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共性”不像“个性”那样以实体的方式存在,它是所有“个性”的集合体,是一种似有似无的存在。“共性”不是每个个体都具有的,故曰似。“共性”反映在个体上就是实体,故曰存。这种“似或存”的存在方式,老子用了“虚”字来表述。“虚”字在道德经中,犹言一种存在方式,一种运动方式。
除特别注明外,所有文章为作者原创文章,作者保留原创文章的一切权利。
如果此文对你有点滴帮助,请点赞关注作者,给作者以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