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的“黑匣子”:长期的习惯与正确的方法

                        ——《刻意练习》读书笔记

《刻意练习》破解了人们对“天才”的迷信:天赋的表现,除了基因以外,更与之前受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与练习息息相关。(拥有绝对音高的神通莫扎特,很早就在专业音乐背景的父亲科学教育下学习音乐,拥有了大量的“音高”输入。而识别“音高”的技能,通过实验证明,完全无可以通过训练来获得。第一次跳高就跳出2米的运动员,观察其表现,可判断他在之前就受过相当的弹跳练习。)所有这些打破了天才的神秘。

事实上,真正的天才(卓越大师)与“智商高”几乎没有关系。因为“天才”,不过是心理表征比一般水平的同行完善得多而已。“心理表征”指你对该技能的认知程度和素材库,它决定了你能从自己的表现中知道问题在哪来针对性改正,以及将各个技能点融会贯通。而好的心理表征,正是由大量的输入和及时的反馈创建的。所以,天才(大师)是精通学习之道,或幸运地接受正确方法训练的人,且科学地坚持了下来。

注意,我用的词是“科学”。“意志力”是个伪概念。真正能坚持下去的,绝不是苦逼的意志力作祟。而是与自己的状况建立了最美好的关系的人。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不强迫自己在精力不够时训练(一般开始不超过一小时,随后增加);保证良好的睡眠与身体状况;训练时间的挑选也很重要,自己能接受且排除任何干扰。总之,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来保证“练习”这件事可以在自己状态最好的时候进行,并且把这样的习惯延续下去。没有其他。

当然,过程中要有不断的新的学习,创建更完善的心理表征。正确而科学的学习和练习,配上良好的身心状况,就能成为容易坚持下去的习惯。强大的习惯经过时间的洗礼,天才(大师)由此诞生。

注意,关键词是“更完善的心理表征”,也就是你要主动去琢磨,而不是被动吸收和机械训练。只有头脑里有整个地图的人,学习时才更有判断力,也才有成为“专家”(天才、大师)的可能。

成年人也能通过这样的方法实现目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天才真的存在吗? 1763年,7岁的莫扎特开始了他的环欧洲演出,成为一代传奇人物。莫扎特年纪很小时就能准确辨识任何...
    丹菡阅读 12,975评论 4 106
  • 小朋友如果用这本书里的原则一定能够成为天才,对于长大了的人也是一样,依然能够在某个行业中成为特别厉害的人。...
    可可他爸阅读 5,600评论 0 1
  • 咪蒙的文章又一次刷爆朋友圈。随后就看到和菜头、傅踢踢等人围绕《有趣,才是一辈子的春药》这篇文章发声。 为什么这么多...
    青珥阅读 3,355评论 4 7
  • 中午,我去把给大娃买的朗文英语书取回来后,我们便随便翻了一页看了起来,我问娃:你能看懂多少 娃:百分之六七十吧 我...
    好时光家庭成长Julie三宝妈阅读 3,177评论 0 1
  • “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都不违背自己,都让自己感到坦荡而安心,这就是真实。”
    风吹柳华阅读 1,430评论 0 0